读《我们深圳》,讲深圳故事
晶报记者 余梓宏
2023-12-30 10:18

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尚书吧主办的2023年度“读《我们深圳》,讲深圳故事”系列讲座最近圆满收官。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2019年尚书吧曾举办“我们的非虚构深圳——《我们深圳》丛书作者聚谈会”,邀请当时“我们深圳”丛书首发9位嘉宾作者与出版社代表分享“我们深圳”丛书创作与出版心得。四年后,“我们深圳”丛书的创作队伍已有40余人。为展示“我们深圳”丛书出版最新成果,体现深圳本土文化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2023年,尚书吧特别邀请6位“我们深圳”丛书作者做客尚书吧,分享“我们深圳”的故事。

在为期1个月的系列讲座中,王国华、尹维颖、谢湘南、王俊、王樽、李晓红6位“我们深圳”丛书作者做客尚书吧,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与经历,从文学创作、服装时尚、流行音乐、电影艺术、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分享个人视域中所见、所感、所写的深圳故事。

在12月8日晚“读《我们深圳》,讲深圳故事”首场讲座中,深圳本土作家,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散文金奖、冰心散文奖、深圳十大佳著奖、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奖获得者王国华老师做题为“我的‘街巷志’与‘城愁’”的分享,讲述其书写深圳的“街巷志”系列作品的创作故事。王国华专门书写深圳烟火的“街巷志”系列作品,自2018年至今出版五部(分别为《街巷志:行走与书写》《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街巷志:深圳体温》《街巷志:一朵云来》《街巷志:拥挤的影子》),数次再版,多次获奖,被深圳多所学校推荐为寒暑假必读书目,已成为深圳的一个文学现象。透过这场“街巷志”和“城愁”的分享探讨,看到更多的是深圳本土作家的使命感,对在地文化的探索和传播,与城市共生共创的担当。

在12月9日晚第二场讲座中,“Amelie注目深圳”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特区舞裳》作者尹维颖做题为“《特区舞裳》与深圳时尚”的分享,她以深圳女装为切口,向深圳市民分享40年来深圳服装潮流变化,特别讲述了深圳具有国际及国内影响力的八个代表性女装品牌——玛丝菲尔、天意、艺之卉、歌力思、影儿、欧柏兰奴、ANNAKIKI、Vmajor及其背后的故事。

在12月15日晚第三场讲座中,诗人、艺术评论人、文化观察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罗湖区作家协会主席谢湘南分享了“诗人的深圳时间”,他特别以一条时间线为引,讲述他与深圳在时间这条线索上发生过重叠的大事小情。人与城的故事不断交织,互相成就,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正如他以“打工诗歌”受到文坛关注一般,谢湘南评价“深圳是一个文学母体,是一个充满各种写作可能的城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来到深圳的谢湘南,从这方土地上开启自己的诗歌道路,他不仅阐述了自身写作与深圳的关系,还用丰富的细节,讲述了众多深圳的诗歌活动与诗人之间的故事。

在12月16日晚举办的第四场讲座中,资深乐评人、词作家、坪山文化馆馆长王俊做题为“歌声的年轮——深圳流行音乐的前世今生”的分享,作为深圳音乐的观察者和乐评人,王俊长期关注并报道深圳流行音乐发展历程,担任“深圳音乐工程”、“鹏城歌飞扬”等重要原创音乐活动策划和评审。讲座现场,他以大量珍贵的影像和声音,为现场观众传神再现深圳音乐走过的峥嵘岁月,全方位解读在深圳发生的一个又一个音乐传奇背后的故事。

在12月22日晚第五场讲座中,文艺批评家、散文随笔作家、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樽以自己丰富的艺术实践,从文学创作、电影欣赏、艺术评论等多个维度探讨主题“光影的诱惑——文艺跨界的多种可能”,解析艺术跨界的规律与多种可能,与观众分享文学与艺术相互效力的光影诱惑。诠释了文学、电影、绘画如何共冶一炉,采访、写作、授课怎样兼收并蓄。

在12月23日晚第六场讲座中,金融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市作协会员李晓红以自己的新书名“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为题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

《顺流而上:深圳个人经济拼图》是“我们深圳”丛书第41本,以6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定格春天的故事,抒写深圳精神,李晓红的分享围绕自己创作所取材的在深圳各行各业拼搏奋斗的6位行业精英——有从首届高交会走出来、写就商海传奇和慈善事业的陈坤海;有“中国原创药拓荒牛”之称、“深圳市40周年40人”之一的科学家鲁先平;有致力于民族自信、东方审美的珠宝设计师、企业家叶向洲;有不忘初心、桃李满天下的80后教育家彭美芳;有光电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海归博士洪鹏达;有深耕艺术与文化领域、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陈少琪,6块不同版图串起6个故事,由此完成这一部深圳的“个人经济拼图”。峰汇珠宝董事长叶向洲、玺源教育董事长彭美芳、矽赫科技董事长洪鹏达及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等出席了分享会,并在对话环节与读者共同探讨大湾区的地理链、经济链、人文链与深圳精神之间的关系。

6场“读《我们深圳》,讲深圳故事”系列讲座,以在地关怀的视角,不断深挖深圳本土文化之内涵,释读深圳精神的底蕴,拓展市民眼界、丰富文化生活。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万专在本年度最后一场“读《我们深圳》,讲深圳故事”讲座中总结道:“非虚构讲究一个真实,是私实,是事实,也是史实。‘我们深圳’就是一套非虚构写作的图书,至今8个年头,已经做到了45本,不久会做到50本,未来会做到100本。这套丛书的书脊设计很简单,就是黑白双色——几十本书一字排开,就好像钢琴键盘,可以弹奏我们的、深圳的华丽乐章。”‍‍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