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贸,中国制造撬动全球市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2023-11-17 15:26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从农机技术到新能源产品,从消费新品到前沿科技,第二十五届高交会上,一批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技术的产品频频亮相,展现出我国制造业的强劲实力。无论是满足内需、还是扩大外需,面对全球市场,中国制造正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破技术垄断,中国制造满足内需

今年的高交会上,一批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成果频出。

在高交会7号馆,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320马力动力换挡重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LF3204,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该拖拉机的核心在于动力换挡,具有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特点,它的研发打破了长期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常态,标志着中国农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这款拖拉机于今年9月发布,并在高交会上首次亮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员陈鹏向记者介绍,“它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功能,可应用于旱地农业各个方面,尤其适用于大型农场的耕作、耙地和复式作业等重负荷的工作。在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作业效率的同时,它也以更低的价格面向于国内市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可以窥见的是,中国企业正逐渐摆脱对国外技术、市场、人才和品牌的依赖,并在自主创新和实际操作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该展区对面,由绿勘院先后研制成功的两代50米声频环保钻机、100米高频声波钻机具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品的研发为中国在地质勘探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煤二勘局绿色勘查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吴浩说,目前该院研制的高频声波钻机突破了关键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动力头的技术。设备的所有元器件全部国产化,不再依赖国外进口,实现了国内市场对高频声波钻机的自给自足。

高交会上,这些成果的涌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证明,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实力出海

整机产品、触摸显示器、自助终端机……在7号馆的入口处,许多湾区企业集聚一堂,向参展者介绍着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大量创新展品的涌现,折射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为新兴产业腾出更大、更优的发展空间。

敏锐的湾区企业扎进新兴产业的“蓝海”,收获颇丰。

由深圳惠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高亢双面光锂电箔,规格尺寸为6um*250mm,达到了52.3kg/mm²的抗拉强度、6.74%的延伸率。“我们全面掌握国内领先极薄铜箔4um,能有效提高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能量密度,增加续航里程。”谈及锂电铜箔亮点,深圳惠科新材料市场推广主管曹立志介绍。

在深圳成立,如今已成长十年的深圳惠科新材料,目前生产的高性能电解铜箔,已广泛应用在PCB、锂电池等多家国内外新材料领域头部客户。

“我们的规划铜箔年产能40万吨,目前有效产能3.2万吨,将在2024年超过年产能10万吨。”曹先生说。提及产能十足的底气,他说,“非常看好新能源的市场”,企业的坚守和创新,也同样离不开深圳政策、服务的持续发力。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41.7%。在高交会现场,充电桩、储能系统、锂电池等新能源全产业链产品纷纷亮相。

在7号馆展出的小鹏P7i超智能轿跑车型,拥有超长续航702公里的续航能力,并搭载了全新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两颗激光雷达等先进配置。小鹏汽车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说,“2023上半年1至9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592万辆,同比增长36%,相较于去年有明显的增长幅度,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国内外同步走强的特征。”

从小而美的消费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从单纯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逐渐撬动全球市场。

高交会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脉动和趋势的重要“风向标”和“晴雨表”,也正见证中国外贸不断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