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者说》第8期|陈宁:给AI造“发动机”的人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08-21 10:00
摘要

本期《破局者说》,看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如何用“算法芯片化”开辟AI落地新路径。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

他放弃高薪工作,投身中国AI芯片的破局之战;从城市“天眼”到推理芯片,他坚持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造“发动机”。本期《破局者说》,看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如何用“算法芯片化”开辟AI落地新路径。



从硅谷到深圳:一场AI创业的“豪赌”

2012年,深度学习领域的一篇论文AlexNet横空出世,首次让机器在图像识别准确率上超越人类。当时还在美国硅谷担任芯片架构师的陈宁敏锐地意识到:这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场券。

2014年,他在一场深圳招商会上,被这座城市的务实与开放打动。“深圳的招商人员不仅给政策,更愿意和我们一起研究技术如何落地。”陈宁回忆道。相比其他城市,深圳更注重“场景赋能”——这正是技术创业团队最需要的。2015年,他带领团队回国,获得政策与资金支持,正式开启AI芯片的创业征程。

打造“科幻天眼”:AI如何让城市更安全?

回国后,陈宁团队面临的首个挑战是如何让AI技术真正落地。2017年,他们在深圳龙岗推出了全球首个城市级AI视频分析系统——“深目”(DeepEye)。这个名字寓意“深圳的眼睛”和“深度学习的眼睛”,该系统能实时分析海量监控数据,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大幅提升公共安全效率。

一个经典案例是2017年除夕夜,深圳龙岗一名3岁男童走失,警方借助“深目”系统,仅用15小时便在武汉火车站成功找回孩子。媒体评价:“在恐惧来临前,AI已让孩子回到父母怀抱。”这一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更让公众直观感受到AI带来的社会价值。

如今,“深目”已在全国多个城市部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案例。而它的背后,正是陈宁团队在AI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

颠覆“不可能三角”:算法芯片化的破局逻辑

在芯片行业,性能(Performance)、功耗(Power)、成本(Area)被称为“不可能三角”——传统芯片设计往往难以兼顾三者。而陈宁提出的“算法芯片化”路径,成为破局关键。

“不是先设计芯片再优化算法,而是在芯片设计之初就让算法与硬件深度融合。”陈宁解释道。这一理念通过算法与芯片的协同优化,实现更高能效比。2023年爆火的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正是基于对英伟达GPU架构的深度理解,才得以用更少算力训练出优质模型——而这正是“算法芯片化”的典型案例。

2023年,云天励飞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AI推理芯片的上市公司。陈宁认为,训练芯片(如GPU)是AI时代的“发电机”,而推理芯片才是“发动机”——后者直接决定AI能否真正普及千行万企。

中国AI的“深圳路径”:应用驱动,数据飞轮

在全球AI竞赛中,中美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美国以技术驱动,中国则以场景驱动。陈宁指出:“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应用场景,而深圳正是全球最好的试验场。”

深圳政府提出的“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政策,让AI企业能快速验证技术。例如,云天励飞的“深目”系统最早在龙岗落地,随后扩展至全国;其AI芯片也在智慧城市、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陈宁将这一模式称为“数据飞轮”——应用场景产生数据,数据训练算法,算法定义芯片,芯片再推动更多场景落地,形成正向循环。

“未来10年,AI推理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远超训练芯片。”陈宁预测。随着AI向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渗透,低成本、低功耗的推理芯片将成为刚需,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深圳基因:创新与务实的双重奏

谈及深圳企业家精神,陈宁用一句话概括:“上帝的视角,仆人的心态。”既要仰望星空,洞察技术趋势;又要脚踏实地,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创新加务实永不过时,始终是深圳的基因。”

从“深目”系统到自研AI推理芯片,陈宁的十年创业路,恰是深圳科技创新史的缩影。面对全球AI竞争,他依然保持乐观:“中国AI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始。”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