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一抹“中国红”撬动一个大产业 传承与创新铸就振兴之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英宣 文/图
2023-09-20 09:29
摘要

英德是“中国红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面积17.5万亩。英德红茶制作工艺精湛、声名远扬,有“东方金美人”的美誉。

英德是“中国红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面积17.5万亩。近年来,英德围绕活化利用,创新英德红茶文化传承传播方式。2023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3.29亿元,位列全国红茶类前三。

2023年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饮用的两款茶中,其中一款是英德红茶。作为中法两国友好的见证,英德红茶成为传承中国茶文化的符号与传递美好的载体,备受关注,一时间引起了多方热议,火出了“圈”。

英德红茶制作工艺精湛、声名远扬,有“东方金美人”的美誉。凭借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纯熟精湛的加工技艺,英德红茶以其极佳的“浓、醇、甜、香”品质,获评“世界高香红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列入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保护清单,广受赞誉,驰名中外。

英德茶园航拍

据了解,1958年建成投产的英德红旗茶厂,是全国最早、最大的大叶茶制造厂,如今这份工业遗产已经成为国潮风的标志性打卡地。

在活化国家工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英德更集中引进展示世界红茶技艺,实现文化和产业双输出,提升英德红茶公共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链价值。英德红旗茶厂工业特色鲜明、工业文化价值突出,产品代表了国家在国际红茶的最高生产水平,曾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过重要贡献,具备深厚的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侨文化等,体现了清远深厚的工业历史文化和红茶文化底蕴。英德红茶是清远正在打造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红旗茶厂获得省级工业遗产认定,将进一步提升英德红茶品牌影响力,助力清远茶产业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文化传承方面,英德涌现出袁学培等2名中国制茶大师,有“全国农业行业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6人,涉茶工种国家资格认证263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4人。同时,英德推进开展英德市“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茶文化教育每学年普及全市七年级近16000人。

目前,英德茶产业正努力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发挥生态、科技、品牌等优势,向新的发展阶段大步迈进,除制定《“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战略规划》外,还全方位推进英德红茶“下地铁、进高铁、上央视、游珠江”,举办“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国际茶日”“中国·英德红茶头采季”等全国重要茶事活动。英德红茶将此次进京推介的地点选在了马连道,也正是践行了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一次尝试。“12221”,是广东农业品牌建设神奇的“密码”,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2023年,英德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7.5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预计达到1.6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44.6%、57.1%。英德全市共有涉茶企业659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具有SC认证资质茶企118家,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

英德市高中生开展红旗茶厂工业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产业基础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茶文化,英德红茶和擂茶粥制作技艺分别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德红旗茶厂分别入选国家第五批、广东省首批工业遗产名录。

(通讯员供图)

(原标题《广东英德:红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创新同步发展》)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英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