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端芯片人才,深理工成立国内首个算力微电子学院
读特融媒体记者 严偲偲
2023-11-15 22:3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11月15日,深圳理工大学(筹)的第七个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在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中国首个以“算力微电子”来命名的学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既懂芯片设计,又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高端芯片人才。”创始院长唐志敏说,唯有把计算机和微电子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好算力芯片问题。

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为算力微电子学院唐志敏院长颁发聘书。

计算机和微电子首次融合

据统计,目前国内芯片行业从业人员约有63万人,预测到2024年这一规模将达到79万人左右,人才缺口在26万人左右。作为信息产业的重镇,深圳一年大约需要1万名芯片人才,但每年能供应的却只有3000人左右。

是什么导致了芯片人才的严重短缺?从事芯片研发工作20余年的唐志敏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计算机和微电子之间的割裂是原因之一。“我国传统高校往往将计算机和微电子专业分科教学,而芯片人才需要两者兼备。”

唐志敏进一步解释,现在的算力芯片已经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硬件模块,只有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的人才弄得明白,而传统的微电子学院并没有相关课程;反之,计算机学院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偏软偏应用,真正底层软件和硬件方面教学较少,学生自然不懂芯片相关知识。

深理工成立国内首个算力微电子学院,正是要打破学科隔阂,培养复合型高端芯片人才。“计算机与微电子学科交叉融合,将打通从系统到器件这条路,目前像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采用的都是这种教学模式。”唐志敏说道。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设计图。

为产业培养“实干型”人才

深理工这座新学院,不仅会将计算机和微电子的核心课程体系相结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招聘到的应届毕业生,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进入项目实操。而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直接上手干活。”

唐志敏表示,算力微电子学院将与海光、龙芯、寒武纪等算力芯片研发龙头企业合作,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工程实践,了解真实的应用场景,在产业一线得到实际锻炼。同时,学院的教师队伍不仅有学术人才,还会聘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人才来联合培养学生。学院还将建立一个工业级的芯片研发平台,学生接触到的将不再是仅用于教学的实验平台。

唐志敏希望,从深理工算力微电子学院走出去的芯片人才,要么自己开办公司,要么在现有企业里为芯片研发作贡献。“更宏大的理想,就是我们成功实践以后,对国内已有的计算机学院、微电子学院都有参考价值,全国的微电子人才培养会作出一些改变。”

目前,算力微电子学院的芯片人才培养工作已经提上日程,11月6日面向全国发布了《“中国芯”训练营征集令》,通过新型学习平台,培养引领中国芯片产业变革的青年先锋。

“两栖”教授加盟深圳

深理工之所以能够成立这座“左手科研,右手产业”的新型学院,与创始院长唐志敏的背景不无关系,他既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又是龙芯CPU、海光CPU创始人之一。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称其为“两栖”人才。

“我国高校里很多教授会讲不会做,而企业家又会做不会讲。唐志敏教授是国内少有的既会造商业芯片,又做学术研究的学者。”樊建平说道。

为何选择从北京南下深圳,加盟深理工?唐志敏表示,加盟深圳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他非常认可深理工的办学模式。其次,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工业总产值第一大市,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高科技企业全都消耗高性能芯片,需要大量芯片设计工程师,是发展算力微电子的不二之选。最后,深圳的创新氛围和各界的大力支持,也给了深理工大胆探索创新的勇气。

“成立算力微电子学院,就是站在与城市共生的角度,尽快解决深圳市、大湾区芯片人才的缺口问题,助力广东省信息产业发展,帮助国家探索出一条芯片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樊建平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建一所学院、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与深圳成长为一个有机整体。”

编辑 陈苑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赵偲容 三审 田语壮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