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位院士专家齐聚暨大,探讨免疫与精准健康应用最新进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2023-11-11 21: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1月11日,由广东省免疫学会和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3年免疫与精准健康国际研讨会”暨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暨南大学学术报告厅闭幕,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邀请了海内外免疫学、生物医药等学科20余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术大咖齐聚暨南大学学术报告厅,围绕“免疫与精准健康”进行学术研讨、碰撞火花,推进免疫与疾病病理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推进健康中国行动。

会议合影

本次大会主席、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在致辞中介绍,免疫学是一个发展迅速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它对于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防御机制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会上,饶子和、苏国辉、杨宝峰、舒红兵、高天明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Karin及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们分享了免疫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的历届毕业生以及暨大在校师生300余人现场聆听了这场学术盛会。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院士介绍了中药组方对情志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改善作用,重点讲授了枸杞糖肽对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潜力。

苏国辉院士

杨宝峰院士分享了抗衰老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上衰老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已知的靶点和已经应用的药物的优缺点,并对我国中药多个组分的抗衰老效应做了前瞻性研究,对其作用靶点的筛查提出了研究方向。

杨宝峰院士

舒红兵院士系统性回顾了抗病毒固有免疫中VISA、MITA等关键信号通路的发现历程,成为我国自主发现的重要药物开发靶点,为感染疾病治疗、疫苗开发和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进展起到国际公认的重大推动作用。

舒红兵院士

高天明院士围绕抑郁症的危害、发病率、病理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做了系统讲解。重点介绍了ATP对抑郁症的改善作用,并详细讲解了ATP的产生和降解机制。

高天明院士

据介绍,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与调控是决定机体的健康状态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生老病死”等生命核心过程均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认知中,免疫系统主要对抗外源性病原体入侵,在抵抗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保护作用。其次,免疫系统是监视和预防癌症发生的关键,免疫功能的障碍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抗肿瘤免疫疗法(包括CAR-T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疗法等)的重大进展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事实上,免疫系统影响身体健康的方方面面,在所有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皮炎、过敏反应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性肝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等)、情志类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等)等均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这也使得对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临床转化和相关药物开发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成立于2013年的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生物医学转化研究机构之一,在免疫学与生物医药转化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人同种异体γδT细胞的回输用于晚期癌症的治疗,率先证实人异体γδ T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成药性,孵化成立广东暨德康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种异体γδ T细胞产品已进入产业转化阶段,并带动了这一治疗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在国际上首次发现IL-27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改善性作用,论文在Nature(2021)发表,引发学术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IL-27这一细胞因子也被视为2021 年度肥胖治疗领域重要的药物“靶点”之一。由此孵化成立广东暨安特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开展IL-27改善代谢性疾病多个管线的研发;首次揭示了mTORC2通路在抗原特异性记忆性CD4+ T细胞长效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成果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 杂志上。该工作为研发长效疫苗和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策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基础和思路。 此论文被Faculty Opinion 收录为重要的生物医学文献。

作为多项成果首席科学家的尹芝南教授从事免疫学基础和应用转化研究近30年,是全球γδ T细胞抗肿瘤功能研究的开拓者,曾作为大会主席主办第9届国际γδ T细胞年会,并率先证实人异体γδ T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

研讨会上,尹芝南教授介绍了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成立十来以来的发展成果。他说,暨大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致力于搭建生物、医学基础科研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在临床问题之中发现基础研究的课题与研究方向,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的实际应用,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研究院成立十年来,共获批国家级项目近40项,获得科研经费支持超7000万元,在国际一流期刊共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nature杂志上发表2篇。目前,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对两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转化,其中gd T细胞相关的专利评估为3600万,转化至广东暨德康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另一项白介素27相关的专利评估为1000万,转化至广东暨安特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年间,研究院共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及硕士超过200人,其中一批优秀的学生也已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成为了教授和研究员,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专长,为免疫学界输送更多的人才。

(主办方供图)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