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即宇宙 运动即电影 “宇宙电影——第14届上海双年展”开幕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3-11-10 1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1月9日,“宇宙电影——第14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板块之一,“青策计划2023”也在两处上海城市空间——慎余里和思南公馆中向公众开放。

本届展览“宇宙电影”探讨我们与宇宙的关系如何影响世界万物。它为观众呈现一个时空,让人们置身其中,思考宇宙运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希腊词κόσμος不仅指宇宙,还意味着美与和谐;而汉语中的“宇宙”则意味着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与电影产生强烈的共鸣。策展团队认为,宇宙就是原初的电影,电影并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技术,也是一种宇宙现象,具有重新编码我们与宇宙关系的潜力。


据悉,“宇宙电影”共有来自六大洲41个国家的79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17位/组,新委任和新制作作品23件。这些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其年代横跨二十世纪初至今。本届双年展参展作品的形式和方法之丰富犹如对繁星的多种解读。每种文化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宇宙,并由此构建起自身的哲学。

策展团队表示,“在一个拥有宇宙哲思及艺术表现深厚历史的国度,来自世界各地以及中国的艺术家聚成星群,呼应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个中国电影诞生的地方。而为这一文化传统贡献一己之力,也正是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的期望。”

展陈设计团队COLLECTIVE将展览空间想象成一个充满天体、星系、黑暗和星光,没有固定尺度,没有重力的宇宙。电影,被理解为运动,是对这样一个宇宙空间的体验。仿佛一部实验电影,“宇宙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展览中独立的元素编辑出新的关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被捕捉成帧,编辑成一个序列。它并不是为了图示某个固定的理念,而是鼓励观众通过创造意想不到的联系,发现新的意义。参观者按照轨道路线,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观展时刻体验相同的星球、星系和星座。这些“空间-帧”通过两块大型遮光幕布和一系列内置艺术品的几何容器实现。它们被有策略地摆放,从而为观众提供方向线索,帮助他们在这个电影般的宇宙中穿梭。

“城市项目”是上海双年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青策计划2023”是今年“城市项目”的第一阶段,它首度走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全面浸入公共环境。两组获选方案“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策展人:李嘉文、张嘉伟),“类地登陆:行星候选者”(策展人:曾雨阳、黄天乐)分别在两处上海城市空间——思南公馆和慎余里中落地,与“宇宙电影”这一主题形成多层面、多角度的对话,进一步呈现展览的公共属性,以年轻一代的视角表达艺术之于城市的意义。据主办方透露,后续“城市项目”将推出行走、演出、放映、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生活于此的人们提供一种别样观察城市的视角。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