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深圳进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07-22 14: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作为外贸大市,在内外复杂环境下,深圳外贸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为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贡献中坚力量。据深圳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17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靓丽数据来之不易。半年来,深圳制造业各个产业门类多箭齐发,体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产品竞争力和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但多元稳定的市场、创新优质的产品、应变求新的民营企业,让深圳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年外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新产品跃升价值链顶端,出口动能向优向新

今年4月,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分体式AR眼镜雷鸟Air 3s,这款眼镜形态的口袋电视,可带来3米等效135英寸的3D高清巨幕体验。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品上市以来,雷鸟创新在亚马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稳居市场份额第一,品牌销量同比增长400%以上,在北美线上市场份额稳居40%以上。“深圳智造”的高科技属性产品加速出海,正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雷鸟创新的新产品热销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深企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量体裁衣”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经营大健康产品的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黎尚操告诉记者,得益于新品推出,公司产品出口订单量已连续3个月维持10%左右的增长。“海外用户看重产品新鲜感,下半年公司计划投入更多精力用于产品研发,争取每个月都推出一款新品。”

上半年的外贸数据也突出地反映出深圳制造的“含金量”:上半年,深圳出口机电产品9802.9亿元,同比增长3.5%,占深圳出口总值超七成,其中,电脑及其零部件1534.1亿元,增长14.6%;集成电路1089.9亿元,增长34.7%;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423亿元,增长4.6%;电池出口382.8亿元,增长39.5%。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四所所长王振表示,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核心在于技术、产业与市场的深度协同与高效联动。在技术创新方面,深圳锚定集成电路、锂电池等“卡脖子”关键领域持续发力,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为产品竞争力筑牢根基。在产业生态方面,深圳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及科技金融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使得新技术的产业化周期大幅缩短,更借助科技金融赋能,推动自主创新成果快速形成规模化、高质量的出口产品集群。在市场契合度方面,深圳企业依托对全球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通过定制化研发与柔性生产,让技术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形成精准对接,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渗透力与用户认可度。

民营企业灵活应变求新,增长引擎更加强劲

“我们的蓝牙音响、耳机等产品主要出口美国,今年也逐步开拓欧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深圳市万佳现代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乐标告诉记者,他也曾去东南亚等地考察,但最终还是决定调整经营策略,创新产品降本增效。“目前整体订单量在陆续恢复,新产品也在持续研发中,下半年可期!”深圳民营企业机制灵活高效,决策链条短,能快速响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定价策略调整与市场布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

上半年,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51万亿元,占69.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630.6亿元,同比增长9%。深圳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中军,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出独有的核心优势,成为外贸稳增长的“压舱石”。

深圳民营企业之所以能顶住压力,在于创新动能强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催生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增量。同时,产业链协同性突出,深圳民营企业围绕华为、比亚迪、大疆等龙头企业,形成数千家配套企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链条协作效率领先全球。

从贸易结构来看,上半年,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19万亿元,占同期深圳市进出口总值的54.8%。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5854.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27%。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占比持续增长,反映深圳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自贸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表示,当下深圳已形成一般贸易、保税贸易、跨境电商及加工贸易协同发展格局,尤其是一般贸易、保税贸易迅速增长。这得益于依托深圳产业内生动力,以及一般贸易的规模优势和产品创新优势,通过保税物流提升附加值,并发展跨境电商新兴业态。深圳的工业体系以高科技产业和电子制造业为核心,门类较齐全,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为主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经贸合作拉紧纽带,外贸“朋友圈”持续拓宽

“7月1日,我们的新产品AI NAS刚上线两天就卖了600多台,能够预想得到它就是下半年的爆款!”深圳市美高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平说,该公司主要生产MINI PC及其相关产品,出口占其整体销售业务的八成。去年开始,美高电子的海外市场不再局限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而是积极开辟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深圳拉紧经贸合作纽带,大力提振企业信心,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持续拓宽“朋友圈”,在新兴市场持续发力。上半年,东盟、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是深圳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582.7亿元;对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别进出口3400.4亿元、2521.1亿元,分别增长7.2%、3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816.2亿元;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030.3亿元。

余宗良认为,东盟已成为深圳重要贸易伙伴,其快速增长为深圳企业提供更多出口机会,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东盟保持与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紧密联系,产业互补性强,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中间品已悄然跃升为外贸的新增长点之一。进口方面,上半年,深圳进口机电产品7090.8亿元,增长17.1%,占同期深圳市进口总值的82.6%。集成电路、电脑零部件、二极管等电子中间品持续增长。

王振表示,中间品跃升为外贸新增长点,本质是深圳产业链升级与全球分工深化共同作用的体现。随着深圳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对高技术中间品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企业采取适度备货策略来增加预防性库存,以规避断供风险,从而带动上半年集成电路等部分中间品进口量的增长。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