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328期 |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请帮孩子找回来
晶报记者 朱健
2023-10-31 10:06

近日,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发布了一段视频,引起热议。

视频中,正值课间休息,偌大的校园却空空荡荡,没有想象中那么热闹和有活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安静地待在教室里。视频发布者的语气有些激动,他抱怨现在的校园“课间圈养”现象愈演愈烈。

这段视频引发许多家长共鸣,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指出孩子在课间十分钟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不能出教室,甚至无法离开所在的过道。有个别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因为久坐时间过长,甚至出现腰椎问题。

《课间十分钟》也曾是一篇经典的命题作文,几乎每一代学生在写作练习的时候都写过这个题目。在很多70、80后的印象中,课间十分钟很是欢乐。趁着课间活动活动身体,拍拍球唱唱歌,扔扔沙包闹一闹,抑或“让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所谓的课间本就是上节课结束后,留给学生10分钟时间去厕所,离开教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缓解眼疲劳,舒展肢体,同时达到缓解大脑疲劳,以更充沛的状态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东方网》在10月30日的评论文章指出,“某种程度,可以说,快乐的‘课间10分钟’是‘课堂45分钟’的动力之源。”

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教育部办公厅还曾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很具体:“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一旦把孩子“圈”在教室里,课间十分钟就失去了设置意义,还违背了相关规定。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年,“课间十分钟”是怎么消失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在《课间十分钟,“野”点又何妨?》一文给出了答案:老师怕出事、学校怕找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把孩子“禁闭”在教室里最省事。

为了规避责任,有的学校就尽可能到处设“防火墙”。于是乎,“课间10分钟”除了明令不能跑跑跳跳外,还通过以拖堂与提前进教室的“技术性”手段来缩水,只剩几分钟,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够;“体育老师病了”也是最常见的梗,体育课因此改上文化课,或让学生自习;至于春游、秋游之类校外实践活动,就成了个传说。

甚至还有学校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随时盯紧孩子的一举一动,给出的理由只有一个:“安全第一。”

如此一刀切的粗暴做法,学校固然便利了管理,但违反了规定,背离了教育初衷。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因噎废食,管理手段粗糙,剥夺了孩子的课间乐趣,也有违教育本质。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档节目中发出悲怆追问:“请问连课间十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的孩子,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怎么样支撑篮球、足球、排球冲出亚洲?”

学生在课间时间活动受限的现象,其实早在2015年就引起热议,《人民日报》做过学校课间活动变“圈养”的现象的相关报道。而2021年4月,《半月谈》发文《只许喝水上厕所,神兽归笼如坐牢》,大量媒体和网友随之跟进,呼吁把课间还给孩子“透口气”。

《潮新闻》的文章指出,“圈养”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试想一所学校,如果缺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将是多么可怕。”

不过现实中,也有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对“课间十分钟”的利用,鼓励孩子撒欢、撒“野”。据《青岛早报》报道,青岛多所学校打造精彩“课间”,把老师、学生“赶出”教室,“拉上”操场,帮助学生劳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这样的回归,多多益善。把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找回来——既体现了尊重规律,也体现了教育远见。

打破“课间圈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仅只是学校的事,需要家长、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放开手,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把课间10分钟,把欢声笑语还给孩子吧。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朱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