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深圳医工交叉产学研新模式:卢洪洲、王文锦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
2023-10-27 19:31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深圳第三人民医院的卢洪洲教授(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王文锦副教授成功入选。

据悉,该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Ioannidis教授团队发布,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以被引数(区分自引和他引,提供自引数据)、H-index、HM因子等6种综合指标 (composite score,C-score),根据“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近10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领域和174个子学科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上榜”的卢洪洲教授和王文锦副教授主要聚焦智能医疗的创新以及开创深圳医工交叉产学研新模式。他们目前已组成医工交叉创新团队,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立足前沿转化,在智能医疗监护领域开展“从0到1”的原创探索,全力攻关新一代“非接触智能医疗监护技术”并实现其在国内的首次临床转化:通过光学相机非接触监测人体的多维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血氧等生理参数)并实现临床或居家的远程监护。

据悉,该研究团队已发表包括IEEE-IoT、IEEE-ICASSP、MMR在内的多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深入阐述了如何利用医疗物联网构建非接触ICU智慧病房、如何通过视频生理监测技术实现新生儿的非接触生命体征监护、如何利用无线听诊器实现肺炎的智能化诊断等。

该研究团队在两年时间内已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重大技术攻关团队人才项目(与深圳爱贝宝科技共同承担)等多个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肩负国家发展创新医疗器械的重大使命。目前还已实现非接触监护技术在母婴民用市场的多代产品转化及全球量产销售,入选工信部2023年养老产品推广榜单,将在国家和深圳市项目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临床GCP转化和NMPA医疗器械证注册。

“在深圳领先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宽松的营商环境下,我们正结合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重大战略目标,探索将互联网产品的‘场景化研发思维’赋能医疗产品的高效研发与迭代,以解决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智能医疗监护技术的快速转化。”王文锦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最新致力的方向。

他透露,将借鉴欧洲“埃因霍温”产学研模式探索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医工交叉产学研联合攻关新模式。该模式将由高校负责创新、企业负责转化、医院负责验证,三位一体全流程参与,形成科研转化成果的共享机制;从科学问题定义、产品研发设计、临床需求解决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多层次融合,开展有明确转化目标、有科学价值输出、有产业生命力的前沿研究,促进深圳医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积极利用深圳高校对年轻人独立发展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探索“独立PI+”的产学研医联合攻坚新模式,实现科研攻坚(顶天)、产业攻坚(立地)的双重功能。让冲在科研转化最前线、能听到炮火声的青年科学家做决策、担责任,让年轻PI始终保持对行业发展新机遇的高度敏感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强烈饥饿感,对tenure track非升即走的生存危机感。凝练一支精简高效、专注务实、激进灵活、能打硬仗的产学研医攻坚队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