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享自行车在大陆盛行除了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之外也出现了各种乱象,而台湾地区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
新加坡oBike共享自行车今年4月登陆台湾之后,违停及占用停车格等状况频传。台北市交通局表示,目前“台北市共享运具经营业管理自治条例”草案最快有望明年出台,希望透过管理方式,限制共享运具的停放位置。
oBike日前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是精准定位、停车格提供、电子围篱、资料共享及差别计价,强调违停不是设置的初衷,但还是有不守法公民,只能尽量降低违停率。
面对违停乱象,oBike总经理王研婷表示,过去oBike除非是正确开关锁,否则一旦被移车,就无法得知车辆位置,目前拟改为“主动式定位传送系统”,预计今年第四季推出,透过精准定位,确切掌握车辆位置。
另外,App软体也会提供周边合法停车格位确切位置,只要消费者停在合法停车区域,就可以获得差别计价。目前也正在研议设置电子围篱,只要oBike在固定区域中借还车就有差别计价,但因此举也会消灭无桩式自行车的好处,所以细节该怎么做,还在研议。
王研婷说,后续也会把oBike的图资、行迹轨迹图等资料,送给台北市交通局,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的研究,这些都是大数据资料的一部分,可做为台北市交通改善的依据。
而另一品牌微笑单车的发言人刘丽珠则认为,台北市现在最大的交通问题,就是道路因路边停车格而导致车道被迫缩减,因此,除了提供更多大众运输系统,如何抑制个人运具的使用以避免制造更多闲置资源,也是市政府需要考虑的一环。
对于oBike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少民众认为,早就应该如此施行。不过也有民众认为,违停是因使用者缺乏公德心,如果这点不解决,再怎么好的管理措施都还是会有漏洞。
中华大学运输科技与物流管理学系副教授林祥生认为,无论是微笑单车还是oBike,都应该针对车辆规模,规范合理上限;他不赞成限缩在某几个区域,不然oBike就会变得很像微笑单车。他认为,私人单车可以停放的合法区域,oBike也应该可以停,但基于营运特性,无桩式单车的保证金应该要比较高,也好让业者去约束使用者。
编辑 高原
监审 韩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