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湾,万顷碧波之下,备受关注的深圳妈湾跨海隧道的建设正加速推进。记者近日来到这里采访看到,继右线隧道上个月实现贯通后,目前隧道内行车道板的建设也即将收尾,长达1800多米的三车道海底公路已初见雏形。这一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建成后,连接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交通,联通妈湾、赤湾片区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客货分离,完善前海外部的路网结构。
妈湾跨海通道。(资料图片)
疏导城市交通、缩短出行距离,拓展城市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隧道已日益成为连接深圳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条隧道工程穿越山海,打通区域通连的瓶颈,串联城市各大组团,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内通外联念好“山海经”
从1987年深圳首条隧道梧桐山隧道通车至今,深圳隧道工程建设已跨越30多年的历程。尤其近十年来,随着深圳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原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速,路网快速通联成为“刚需”,深圳隧道建设进入集中增长期。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市共有建成隧道155座,其中特长隧道6座、长隧道35座。
隧道的建设带动突破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推动城市交通与环境升级。交通规划部门介绍,深圳地貌以滨海低山丘陵为主,城市空间拓展、跨组团交通出行、交通网络构建面临诸多困难,近年来,坪盐通道、深盐二通道、新彩通道等一批隧道建设,打通区域屏障,缩短了各组团之间交通出行时空距离;深圳土地资源紧缺,地面道路扩展空间有限,交通部门不断创新“路下造路”模式,推动桂庙路等干线道路的地面与地下隧道同位叠层建设,消除了路网结构性瓶颈;此外,城市片区高品质再造需要空间,而包括滨海大道(深超总段)下沉隧道等在内的一批隧道工程将通过性交通功能转移至地下,释放出地面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还地面空间于人。
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现场。(资料图片)
“深圳隧道建设,背后是城市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城区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隧道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捷径’。近年来,一批隧道的打通,实现了全市经济要素的更高效流通、在更大空间内的优化配置,通过‘挤出效应’拉动原特区外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一体化进程。同时,更便捷的交通道路体系,也为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航拍坪盐通道盐港东立交及马峦山隧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叶振峰 摄
高精尖技术打好“畅通牌”
隧道建设为城市交通提供了便利,但其建设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往往不为人所知。“近年来,隧道建设的加快,也跟深圳隧道建设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升级有关。从传统的采用爆破技术建隧道,到现在采用的盾构法隧道、矿山法隧道、明挖法隧道等各种先进技法,如今隧道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但我们技术能力也发展很快。”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程技术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如:2022年建成通车的桂庙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国内首条与地铁平行共线的城市隧道工程,隧道为大断面明挖隧道,基坑最宽处51.5米,最深处20.2米,并且全程与地铁11号线共线,基坑底部距地铁拱顶最近处仅有6.3米,被称为“在火车头上动土”;2021年开通的东部通道莲塘隧道是世界最大跨度公路隧道,为国内罕见的地下立交分岔式隧道,分岔处采用“3+2”车道形式,最大开挖断面达428.5平方米,高度18.41米,跨度30.01米,断面和跨度为世界“双第一”。
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东部过境高速连接线隧道(资料图片)
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市正在建设中的隧道有10座,建设总里程21.754公里。其中,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等均为国内超高难度工程。
春风隧道。(资料图片)
历史札记
八载谈判收回隧道 免费通行让利于民
梧桐山隧道是深圳市区通往东部地区的咽喉要道之一,分两期建造。上行隧道一期工程1987年9月完工后,由隶属于原深圳市运输局的深圳梧桐山隧道有限公司负责营运管理和开发建设。1994年7月,盐田港集团全资收购梧桐山隧道公司,并于1995年8月投资建设下行隧道(即二期工程)。1997年1月,盐田港集团将梧桐山隧道公司50%股权转让给香港达佳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山隧道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隧道公司享有梧桐山隧道收费权,经营期限30年。1997年6月,梧桐山隧道二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梧桐山隧道(右线)(资料图片)
从1996年起,开始有深圳的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取消梧桐山隧道收费,便利民生。2000年市三届人大会议上,101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强烈要求取消梧桐山隧道收费,成为此届人大会议101号议案。2004年5月,原市交通局成立“深圳市路隧改革经营性收费路隧收购工作谈判小组”,正式启动梧桐山隧道经营权回收谈判。经过8年的反复谈判,深圳市政府最终以2.5亿元的成交价,收回梧桐山隧道。2011年3月30日起,梧桐山隧道正式开始实施免费通行。
深圳隧道工程之最
最早通车隧道
梧桐山隧道(右线),1987年建成通车。梧桐山隧道位于深圳市沙头角。毗邻香港,是深圳市区到东部的重要通道,全长2317.3米,为双车道一级公路隧道。
最长隧道
马峦山隧道,是坪盐通道的关键工程,为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双向六车道,右线长7.904公里,左线长7.899公里,属城市道路特长隧道,也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城市道路隧道。
马峦山隧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叶振峰 摄
最短隧道
仙湖隧道(左线),长105米,位于东部过境高速。
最难隧道
东部过境高速连接线隧道,是深圳迄今为止建设难度最大的市政隧道工程。隧道主线与匝道分岔设计,隧道断面大,最大跨度达到25米,隧道主线与匝道地下立体交叉,最小净距仅4米。此外,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穿过众多地质破碎带及断裂带,围岩结构极其复杂。
最“炫”隧道
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妈湾跨海通道,全长8.05公里,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地下道路为城市快速路,是当前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工程。
(原标题《穿越山海 逐梦而来 155座隧道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打通经脉》)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读特热榜
1蔚来新款ES8定价“背刺”老车主?李斌回应丨车界
2一图读懂|让网友说“不”的二手烟,困扰了多少人的日常?
3Mate系列再放大招,华为发布110英寸“巨幕手机”|大公司
4山麓上“垦”出新天地!深圳罗湖“活化”30公顷土地打造“三生融合”产城新样本
5“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在深圳我们就敢先跑”!希格生科获“医药界诺奖”盖伦奖提名,在全球率先开发“类器官+AI”模式赋能创新靶向药研发
62025新学年!深圳理工大学迎来360名大一“萌新”
7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两千万人次,暑运期间再创新高
8一图读懂 | 全城热练,能量满格!深圳以赛为媒激发城市新活力
9特区45年|独家专访摩洛哥记者:在深圳,下定决心一切皆有可能
1010类产品将“一码溯源”,覆盖拼多多、京东等10家电商平台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