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23年度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以下简称SIFF YOUNG)揭晓了入选影人名单,导演文牧野、申奥、刘循子墨、邵艺辉、李霄峰和制片人顿河、编剧游晓颖7位优秀电影人脱颖而出。
创办于2021年的“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旨在发掘和扶持优秀华语青年电影人才。今年的SIFF YOUNG将评选范围从导演拓展至制片人和编剧,在国内15家推荐机构和15位推荐人推荐出大名单后,由知名导演黄建新领衔,制片人、监制陈祉希,制片人、演员耐安,编剧束焕,导演郑大圣等知名电影人组成的终选推荐团评审,评选出了这份入选名单。
文牧野导演编剧并执导的长片《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上映后不仅票房高扬,作品和本人也获得了各大电影奖项。
申奥导演签约于坏猴子影业,从2005年自编自导首部短片《河龙川岗》国际获奖后,自编自导首部电影长片《受益人》也获得了国内大奖,他的电影新作《高薪世界》及系列网剧《新生》年内将与观众见面。
刘循子墨导演以《报告老板》系列网络剧等作品被大众知晓,2021年他执导的首部电影《扬名立万》在国内获得多个奖项,展现出不俗的导演才华。
邵艺辉导演凭借第一部自编自导的长片电影《爱情神话》一举成名,该作品取得了社会评价和市场票房的双丰收。
李霄峰导演继《少女哪吒》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的认可后,其执导的《风平浪静》也曾成为金爵奖剧情片官方入选影片。
顿河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送我上青云》(导演滕从从)入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风平浪静》(导演李霄峰)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雪云》(导演邬浪)成为本届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开幕影片。
编剧游晓颖也是影迷熟悉的编剧,2018年的《相爱相亲》和2023年的《我的姐姐》都是频繁获奖。
入选的青年导演们,表达了对在上海创作的意愿和信心。
正在海外拍片的文牧野导演通过视频表示,会在上海“努力拍出更好的电影来回报观众”;刘循子墨导演表示,这“既是鼓励又是动力,别的话不多说,下一部电影见”;申奥导演说,自己的“两部电影和一部剧都是在上海立项的,我自己的公司也在上海,所以对于上海和上影节的感情都很深”;邵艺辉导演说,“很感恩上海这座城市,我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每年都会作为影迷参与上影节的各种活动、看电影,这个城市非常有文艺的气质和文化的环境,希望在这儿能够拍更多的影片”;李霄峰导演说,自己10年前的第二部电影《少女哪吒》就是在创投获得荣誉,也在上海立了项,“10年之后能够得到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支持,很开心。上海很厚待我。”编剧游晓颖表示,“我会更加努力写好剧本,不辜负这个荣誉”;制片人顿河说,自己在上海读书和工作10年,“每次回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我都觉得非常亲切,希望未来能够扎根上海,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介绍
2021年,在原有六级人才培育阶梯的基础上,由上海市电影局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承办的电影人才扶持项目——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正式推出,从而使上海国际电影节形成了更为完整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
SIFF YOUNG依托上海市区两级政策,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为青年演员提供从前期剧本立项、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宣发的全方位支持。同时,它还推荐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参展参赛,扩大国际影响力,切实提供一套覆盖全产业链的保障体系。
2021年SIFF YOUNG推出了5位青年导演,在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进行了作品的国际推广。目前,在SIFF YOUNG的扶持下,首批入选的青年导演正在扎实创作,快速成长:饶晓志的《万里归途》在上海出品、立项,获得了上海青年影人落地上海的支持,上映后成为2022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梁鸣的第二部长片《逍遥游》在上海立项,已完成拍摄;王晶的《不止不休》已于今年3月上映,作为小成本处女作,取得了5000多万的票房佳绩。
如今,再度回归的SIFF YOUNG全面升级。扶持范围从导演扩到制片人和编剧,强化了对电影行业创新、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推动作用;扶持力度也更大,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电影专项资金专门设置了支持青年电影人项目落地上海的扶持,对本计划入选影人在上海落地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揭晓入选名单 文牧野等7位青年影人获奖》)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