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遗产保护重心转向活化利用 非遗产业展演展览展销活动在福田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06-11 07:49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共建湾区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产业展演展览展销主题活动”在深圳福田热闹上演。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位。我国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6月7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就是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和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传承,无比珍贵。”

记者从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在廓清深圳地面以及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之后,当下深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保护融合发展上。今年将重点抓几项工作。

首先,稳步做好城市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保护好城市历史文脉。配合完成《深圳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考古评估办法》《深圳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等政策文件的编制出台工作,逐步建立“先考古、后出让”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积极做好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其次,继续加强考古研究和交流,推动对深圳文化遗产资源的梳理、研究与阐释。以咸头岭遗址、深汕特别合作区文化遗产、东江纵队革命文物等考古遗址和红色资源为牵引,持续开展考古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逐渐建立深圳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为深圳博物馆新馆、咸头岭遗址博物馆建设提供新材料,为岭南文明探源贡献深圳力量。

第三,着力实施“文化遗产+”战略,在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上,加大活化焕新,让7000年的深圳历史“开出新花”。

(原标题《深圳文化遗产保护重心转向活化利用 非遗产业展演展览展销活动在福田举行》)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