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谢晨星 李海若 邹振民 严珊珊 彭丹 徐黛茜 李跃 白念平 邹振民 徐黛茜
2023-06-09 08:03

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中华文脉。

本次分论坛由中宣部文艺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考古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协办,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活态传承”对话。

认识中华文明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分论坛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的议题是“从新时代考古成果看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由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彭云主持。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此单元五位嘉宾均为考古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来展示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以新时代十年的考古发现做主旨演讲。他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年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席教授唐际根分别就甘肃南佐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安阳殷墟遗址等考古发现进行了分享。

以古今交融、今古辉映的城乡样态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二单元议题为“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由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主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馆员、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作为主讲嘉宾,以其数十年在建筑史与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一级巡视员董红梅对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成效进行了汇报。

座谈环节,南京大学国家文化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姚远,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查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就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认知教育、城市规划战略的设计等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专家们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对此单元进行了五个层次保护方向的小结,他表示,我们走的路径应该是以古今交融、今古辉映的城乡样态,承载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非遗要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中

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是活的,真正的源头来自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论坛第三单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活态传承”为议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做主旨演讲。他指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有三个重要维度:政府顶层设计、采取具体保护措施、发挥社会机构和各界人士积极性,这样才能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其可见度。

在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从各自的角度、工作实践以及理论思考进行了讨论。林继富表示: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创新、保护传统村落时,也可以给老百姓带来满足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传承多民族跨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做本单元小结,他指出,非遗来源于生活,也发展和繁荣于生活,既要做到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又要做到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将其充分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中。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文化标识

在第四单元,众嘉宾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题展开思想碰撞。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文化标识,也体现了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民族重大的文化符号、重要的文化形象会油然而生。

在座谈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田林,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汤羽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就此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汤羽扬表示,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和文化资源是关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整合超大尺度的文化景观资源,集中打造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目标是突出国家属性。

嘉宾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有机分工,深圳做得比较好”

6月8日,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第二单元座谈中,嘉宾们围绕“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主题,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

“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的城市首先是美好的城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指出,一百年前的很多东西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能通过一些图纸、图片和文字记载来讲述,这是有问题的。他认为,要保护好文物,首先要立法。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到历史名城保护,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建议不仅仅要保护单栋建筑,还要保护环境、创造这个老房子能生存下来的环境。

回顾之前的保护举措来看,凡是没有在空间上实行分离的城市,老城区基本上都难保不住,凡是实现空间分离的都保住了。赵燕菁认为,“深圳的做法比较好,城市里有机分工,所以就保护好了。”

现在,文物保护正经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指出,有些文物被拆,是因为没有得到被保护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国家文物保护的第一原则就是国家认定,我们只有完成了国家认定、国家登录之后,它们才可以受国家保护,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名城管理条例》的保护。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姚远认为,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文物或者相关部门的工作,宣传部门也应该大力支持文物部门的工作,而且应当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法律的宣传。同时,应当坚决支持新闻媒体对破坏文物进行舆论监督,只有舆论监督和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实现保护的合力。

专家共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活态传承 守正创新,系统性保护好非遗

6月8日下午,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第三单元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活态传承”这一主题举行了座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主持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等嘉宾,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对本次座谈会做了总结发言。

邱春林首先提到,非遗的价值是多元化的,并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生成和发展,“尤其是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积极融入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比如双创、扶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至于如何推进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兰静表示,首先要树立系统性的理念;二是维护非遗的整体生态和人文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努力推进非遗进社区、进乡村,并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和实践;三是鼓励和支持社区民众开展非遗实践活动;四是加强非遗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人才;五是加强全社会的非遗交流互动。

宋俊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最核心的是文化自信的教育。他还提出要遵循“因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通过不同类型的教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育好。

最近这几年,中国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手工艺文创热。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亲历者,钟连盛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非遗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了很多平台,出台了很多政策,还有大量的展会、传承人的评选交流活动,让非遗技艺有了迅猛的发展,令人欢欣鼓舞。”

最后,李晓松总结发言称,几位专家围绕主题,深入讨论,碰撞出了思想火花,提出了真知灼见。他表示,“非遗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又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非遗保护工作者要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稳中求进中积极担当作为,切实把非遗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民族立心,为国家立魂。”

专家对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完工后获得百姓好评是关键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第四个单元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题。在对话环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汤羽扬,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田林就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长城就是一道墙体,其实长城它是一种以连续性的高墙为主体,并由其与城池、关隘、壕堑、烽燧等设施共同组成的综合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烽燧作为前沿的预警设施,是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胡兴军说。

“大型的线性遗产,由于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不仅有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现代的生活,是充满生命力的。”汤羽扬表示,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大,范围大,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要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和文化资源,还要突出国家属性。

2009年参与大运河的调查工作,后来参与全国规划的编制,直到2014年申遗成功,2019年国家发布三大公园的建设……田林作为大运河文化工程的亲历者,深有体会。

“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是展示利用的前提,要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最小干预的原则、支持完整性的原则。”田林表示,文化遗产不但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修完后还要惠及民众,老百姓称赞,获得好评也是关键。

嘉宾访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中华文明是万年奠基

6月8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座无虚席。在主题为“从新时代考古成果看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的第一单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率先登台,发表了题为“新时代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形成“的主旨演讲,并主持学术对话交流。

王巍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最近十来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他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王巍曾经担任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2年开始经历了5个阶段。2013年至2018年是第四阶段,现在正在进行第五阶段。”据王巍介绍,他们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理念,多学科指涉及学科多达20多个,多角度是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多层次,指既要研究历史上的社会最顶层,也要研究中层,尤其是基层之间的相互联动;全方位,就是指不仅研究某一个具体区域,还要把中华文明放到世界大背景中去研究。

“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华文明究竟何时形成的?是否具有五千年历史?她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为何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中华文明是万年奠基,一万年前栽培农业出现,定居村落形成,在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六千年的陶器,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八千年起步,农业初步发展、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开始出现分化的端倪;六千年加速,社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开始出现;五千多年进入,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出现、社会分化显著;四千年王朝建立,开始中原地区的引领局面。“

演讲的最后,王巍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些年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中华民族的生命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6月8日上午,在2023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以《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题作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

王军表示,一万年前,中国所在地区独立产生了种植农业,驯化了黍、粟、稻这几种重要的农作物,农业文化与文明不间断发展至今;中国文化高度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一直在积累,并且越来越有生命力,到清朝末年,中国人口达到4亿,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价值,“难道我们对这个文化不要珍惜吗?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在哪?”对此,王军给出答案,“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就是大家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认同,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

从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到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30多年都在进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谈及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王军提出,“只有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才能进步。”

结合多年研究与考察经验,王军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问题。他指出,当前未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的古老建筑普遍存在被任意损毁的情况,传统村落普遍存在人口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导致严重衰败,基层文物保护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当前对风貌保护区、风貌建筑的保护力度不够,王军感慨地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天地环境为整体进行的,但当前有的山水格局被破坏、被切割。我们的保护不能是碎片的,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整体。”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推动非遗火种的永续传承

6月8日,在2023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活态传承》为题做现场发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在当代活态传承的实践等方面,探讨了非遗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而从未间断,生生不息、延绵不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典籍(含学说著作、医书、方志、文艺作品等等)。”兰静说,在这三类中,“唯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人的现场表达和展示、甚至直接接触参与,来体验一种传承弥久的活的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活态的存在形式,为我们上承古代、后续未来,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静认为,非遗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从历史走来,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又必定走向未来。从古至今,非遗的发展历程携带着每个阶段以及传承者的信息。

兰静认为,非遗作为生存在当下的活态文化形式,其形态永远不会固定而静止不动,必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需求提高而有所变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非遗的旺盛活力,推动其永续承传;另一方面,也要结合非遗的丰富内容,努力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国家文化公园是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6月8日,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上,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韩子勇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题做主旨演讲,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探讨了国家文化公园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并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

韩子勇说,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中华文化标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目前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韩子勇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重要象征,“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

他提到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代表着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繁荣。“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中,长城(所经)15个省市,黄河(所经)9省市,大运河(所经)8省市,长江(所经)13个省市,把这些穿过许多省市的巨大文脉文象、精神特征、文化标识连起来,把它做大做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丰厚的历史,当我们介绍中国文化时,有时候不知从何说起。要怎么抓住要点、抓住标识、抓住根本?国家文化公园就起了这样一个作用。因此我说它是中国文化的门楣梁柱。”

(原标题《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在深圳举行》)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谢晨星 李海若 邹振民 严珊珊 彭丹 徐黛茜 李跃 白念平 邹振民 徐黛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