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汇聚全球产业前沿技术的“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在深圳启幕。该展会覆盖了医疗器械产、学、研、医、资、政、管等全生态链条,吸引了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观众前来参观。
首日,以“创新龙岗产业高地”为主题的龙岗区产业生态展区人气爆棚,现场人流量高达5000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10万多,展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纷纷登台亮相,受得各界的高关注度。
引领新风向,医疗“黑科技”齐亮相
480平米的龙岗展区处处都展现着“科技范”,展会现场18家企业、1家高校以及6家医院,携73个展品及科研成果亮相,涵盖了日常医疗诊治仪器、手术器械、智能检测以及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其中隐藏着不少令人惊喜的“黑科技”。
在创新创业展示区内,华力创的内窥镜用多维力传感器和力控超声机器人亮相展台,产品可实时显示在体膜中的显示摄像头拍摄画面及接触力大小,同时提升人体信息3D重建算法精准度;中科先见的仪器设备通过单分子信息技术为样本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博为医疗的药物调配机器人更是吸引了现场众人的眼光,作为全球首款专门针对安瓿瓶药物调配的台式配药机器人,其功能模块设计多样化,同时还能应用于临床科室和静配中心的安瓿瓶药物调配等;科亚医疗深脉分数®(简称DVFFR)是全球第一款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由科亚医疗科技展区亮相,对冠脉任一点FFR数值的计算更快速准确;艾克瑞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更是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及医院的目光,现场纷纷与其深入交流洽谈。
现场更有行业知名企业亚辉龙和国药器械参展,国药集团广东医疗器械供应链有限公司带来了4K除雾内窥镜系统,它具备4K腹腔镜系统的核心光学技术,更重要的是采用了除雾专用摄像系统,实现快速持续的镜头除雾,保持术野清晰。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世界500强企业达索公司带来的一体化临床研究平台Medidata,可助力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企 业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将疗法和医疗设备更快推向市场;赋能新一代临床试验Medidata Clinical CloudTM为患者、申办方、CRO和研究中心带来前所未有的临床试验体验。
这些具备极强的专业性、科研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黑科技”,集中展示了龙岗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优势。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瓶颈突出的五大领域,包括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等,坚持以产业导向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路演受关注,产业集聚碰撞创新火花
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是抢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开幕当天,现场举行了龙岗区高性能医疗器械项目路演会,龙岗区科创局局长林逸涛在开场致辞时表示,目前龙岗区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构建“3+4”区域产业格局,正全力推进建设首个生物医药特色专业园区——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先导区”),是深圳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五大园区之一,也是深圳实现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换道超车目标的战略主阵地。林逸涛表示为更好更快打造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集聚扩大产业规模,促进高质量发展,龙岗区近期也将出台《龙岗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每年给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资金将超过1亿元,向五湖四海的企业伸出橄榄枝,欢迎企业家们来龙岗“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路演现场座无虚席,多位专家和多家机构围绕医疗器械企业数字化转型、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流程、科创金融助力医疗器械发展等方面进行权威解读,多家企业对创新项目和产品展开推介,助力其对接上下游资源,进一步发挥龙岗生态链优势。
此外,在下午“医工融合 聚力共进”路演现场,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带来了新一代皮肤科便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干眼症睑板腺清洁按摩装置以及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等多个产品,展示了其基于医工交叉创新的高性能医疗器械最新成果。通过此次路演,搭建起了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新平台,助力医疗器械企业、医院、投资机构等拓展深化合作,打造出富有龙岗特色和引领意义的合作新途径,共同为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炎炎夏日,人们热情不减。龙岗展区的展区展品丰富多样,展区亮眼吸睛,众多与会嘉宾表示,现场的路演交流会收获颇丰,让临床医生及医院设备管理者,与高性能医疗器械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面对面,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也为观展者提供了更多的行业资讯和经验分享,不仅提升了产医融合创新能力,让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更好地链接市场,也促进了医疗成果转化落地,助力深圳打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6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路演现场为大会带来了一场校企联动的项目路演,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教授以及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李晨钟不仅详细探讨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的现状,还分享了其项目——“声波和音乐对人体神经和情绪的调控作用”。
现场的抗污染免疫磁珠项目、神经元蛋白聚集体检测试剂盒、华佗GPT等五大项目都进行了路演,展现了高校科研实力,现场助力校企合作。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08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雾天马尔贝拉风景
00:27
葫芦丝演奏一由红山老协葫芦丝队演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