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泰国际机场进入“大飞机”时代、泰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6亿吨、高铁规划建设全面展开、过江通道全面加密、“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在被誉为“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泰州市,围绕“快达全国、优行市域、畅联江海”的交通布局,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力建设高快为主、内联外畅综合交通网络的交通“大决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顾祥忠 摄
这是一座跨江融合、接沪连宁的交通枢纽城市
泰州市位于“苏中之中”,是上海和南京两大交通圈的交汇点。近年来,泰州市聚焦实现快达全国、优行市域、畅联江海目标,全面融入国家交通大通道、主通道,实现2小时通达江苏各设区市、3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半天内通达全国主要城市,有着适宜投资、支撑产业的交通区位优势。
航空飞向“千万级”。开通63个国际国内的通航点,覆盖港澳台、日韩和多个东南亚国家以及直达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为泰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日,按照2030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万吨、飞机起降量88670架次需求进行设计的机场二期扩建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又为泰州点燃了快速发展的引擎。不仅如此,2小时车程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5小时车程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盐城南洋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的常州奔牛国际机场等,也与泰州近在咫尺。值得期待的是,北沿江高铁开通后,还可充分利用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上海第三机场(南通新机场)等国际机场航线资源,实现国际国内客源的半小时快速通达,泰州快速联通国际国内的航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铁路通达“百座城”。目前,泰州火车站开通至“北上广”等近百个国内重点城市的高铁、动车班次,畅通了至华北、西北、华南、华中、西南、胶东等方向的动车组出行通道,至上海最快1小时46分钟,至北京不到5个半小时。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骨架中的重要“一横”,经过泰州的北沿江高铁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正在推进中的盐泰锡常宜铁路今年开工建设,加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淮泰常铁路,泰州将形成“两纵两横”铁路网,境内高快速铁路里程预计达到310公里,高速铁路县级节点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建成区域性高铁枢纽城市,可实现1小时直达南京、上海,2小时直达杭州、武汉,4小时直达北京、重庆。
过江通道“八条龙”。泰州已建成江阴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聚焦打造跨江交通联动示范,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常泰长江大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靖澄过江通道、张靖过江通道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到2028年,泰州将形成“五通一建二规划”的“八龙过江”格局,过江通道总数量在全省仅次于南京,立体化、多层次的跨江交通廊道,使泰州成为长江下游地区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高速公路全覆盖。“两纵两横”的高速路网,让泰州市高速公路网面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接下来,该市还将陆续开工建设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北接线、东兴高速泰州段等6个项目,建成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兴化段等3个项目,续建宁盐高速泰州段,贯通大江南北、沟通沿江沿海的“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完善,实现3.5小时自驾或道路客运出行半径全面覆盖长三角地区。
顾祥忠 摄
这是一座通江达海、面向世界的滨江港口名城
处于上海港与南京港中间的泰州港,拥有“全省第一长”的长江干流岸线。依托优越的港口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泰州加快推动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内外双向开放和国际运输服务能力,打造长三角江海河联运中心港。全港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33个对外开放码头。截止目前,泰州港综合通过能力达1.7亿吨,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达67个,形成了覆盖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地区的国内运输网络,以及覆盖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运输网络。2022年,泰州港持续保持逆势增长态势,全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64亿吨,排名位居全国第11、全球第15,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连接全球的重要口岸。
被誉为“水城”的泰州,拥有居全省首位的内河航道,内河营运船舶数量、注册船员数量等水运行业指标,长期占全省1/4以上,已初步形成“三纵三横” 内河航道网主骨架,实现千吨级航道县级节点全覆盖,水系交通四通八达。依托港航优势,泰州大力推进货物运输“公转水”,水路货运量占比全省第一,为产业发展降本增效提供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物流支撑。
编辑 林巧怡 二审 张萌 三审 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