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书评|手艺之道,高手在民间
周原
2023-04-30 09:06

近年来,“手艺”这个词变得越来越标签化和两极化。提起手艺,有人会下意识想到没落凋敝,有人则会联想起文创产品、创新元素甚至利润。手艺究竟是在消亡还是在复兴?它到底是现代化的弃儿还是市场化的催化剂?众说纷纭,这本《手艺之道》亦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和思考。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张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版

作者张泉是资深媒体人,曾用十几年时间寻访、研究手艺的变迁。他在书中聚焦了这样一群人,有中国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如缂丝大师王金山、蓝印花布大师吴元新;也有海外著名艺术家,如在日本、英国、景德镇三种传统之间穿行的陶艺“教父”安田猛,用羊毛演绎梦想的澳大利亚纺织艺术家伊格拉·露西娜·奥帕拉。书中还有许多跨界推动手艺复兴的先行者,例如音乐家朱哲琴和她的“看见造物”平台、艺术家欧阳应霁和他的美食图书馆,还有一些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故事,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如何将台北故宫博物院改造成新文化地标……

张泉深入采访、记录了18位享誉世界的创作者,涉及缂丝、印染、木作、陶瓷、漆器、羊毛纺织、书籍设计、小提琴制作与维修、暗房、咖啡、茶、美食、空间规划,涵盖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览、空间规划、生活体验、文创开发与品牌塑造。乍看起来好像有些庞杂,但是,他用这些个案梳理出一条内在的脉络,从手艺的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层层递进,回溯过去,探究当下,更畅想未来。

对于手艺的发展和嬗变,张泉有十二字的总结,可谓切中肯綮——“手艺之道,始于觉醒,成于践行”。他在书中记录的创作者,同样可以称之为“觉醒者”与“践行者”。他们的共性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愿意学习传统,又希望重估传统,勇于创新,又极度谦卑,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尝试着让传统手艺与当下的日常生活接壤,焕发新的生机。音乐家朱哲琴作为联合国亲善大使,曾邀请海内外多位艺术家和设计师到中国各地寻访民间工艺,希望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十几年里,朱哲琴既是民艺复兴的寻访者、见证者,也成为推动者。她坦言,她和她所召集的艺术家们,都不是在“拯救什么”,而是在“启发自己”,他们一直保持着谦卑之心——“与其说采集之旅是去了解、寻访、帮助民艺人,倒不如说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去认识一个事物生成的过程。”

书里还记录了几位日本艺术家的故事,从他们身上能清楚地感受到传承的温度与创新的力量,看到跨领域、跨国界的突破与纠结。他们就像镜子一样,能让中国的创作者照见前路——“开化堂”六代人历经上百年,摸索出一百三四十道工序,把茶筒做到极致,推动日本的传统手艺走向世界。在觉醒与践行之间,手艺人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平衡。

18种创作与人生,也正是18种觉醒与新生。张泉很擅长讲故事,有时寥寥数笔就能把读者带到某个创作现场、某个灵感降临的瞬间、某个疑虑重重的时刻。紧随其后的访谈则更具厚度,创作者们阐释的观点不时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安田猛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说:“在各种风格交汇的时刻,我需要一个中间地带,来确立自己的风格。”吕永中认为设计师大多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鲜明地表现自己,第二阶段是内容的厚度,要耐人寻味……第三个阶段是‘去我’。”阮义忠感叹命运阴差阳错:“那些你想逃避的事情,那些你看不起的事情,最终都将成为你的养分,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殷九龙则说:“所有的创造都在没和解之前。”这些思考甚至有一些哲学化的意味,但是,通过阅读理解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之后,就能知道,这些分享多么坦诚,同时充满力量。他们的探索,都在诠释着手艺之道的真谛,他们在践行中觉醒,又以觉醒再造自我,重新启程。

延伸阅读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

王向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1月版

本书记录了60多种行将成为历史的老手艺、老行当,用简朴的语言描写了曾经游走在乡土中国大地上的老手艺人老行当人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将正在渐渐消逝的传统生活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全书从个人记忆切入,通过大量、扎实的实地访谈、田野调查,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知名漫画家邓辉华为本书绘制的漫画插图,寥寥数笔,生动传神。此外,修订版在初版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饰润色,每种行当都补充了民谣、民谚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增加了凝练手艺精髓或点破行当辛酸的竹枝词。

(原标题《手艺之道,高手在民间》)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