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外”到“老乡”,林登和他的《寻乡中国》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4-02 08:10

一个人的远方能有多远?39年前,对于在芝加哥边清洗地毯边读夜校的布莱恩·林登而言,那个甚至“无法从地图上辨认出的中国”,或许是他心中最神秘莫测的国度。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并来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求学,人生就此与中国许下难以割舍的连接。

《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 [美]布莱恩·林登 著 辛露 译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2022年11月版

在北京期间,林登学习中文,主演电影,成为摄影记者。此后,他进入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攻读研究生并遇到了他的妻子,这段宝贵的经历使他能以斯坦福大学博士候选人的身份回到美国。定居大理喜洲之后,林登在当地建造起的“喜林苑”酒店,令游人趋之若鹜,同时,他还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林登参与到中国乡村内在肌理的发掘与生长,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践行者。去年底,他为自己在中国近40年的生活完成了一本回忆录——《寻乡中国》,讲述了一个美国人因为中国文化之美而认同中国,扎根中国乡村,融入中国生活的真实故事。

“过去四十年里,中国始终给予我机会、支持,我一直想写一本书以表达我对中国的感谢。”从“老外”到“老乡”,林登希望以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感,分享他对中国的希望,和中国给予他的梦想。在他看来,如今的中国农村依然保留着其魅力,在乡村的传统中所凝结着的价值观仍十分重要,“这些会成为中国软实力的基础,我们在与世界分享中国故事的时候,这些价值观才是灵魂。”林登说。

2004年,林登与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回到中国,扎根于云南大理的喜洲镇。“我的妻子瑾妮是来自广东台山的第三代美籍华人,她从小生活的环境一直在提醒着她华裔的身份。而我从对中国一无所知,到因为被这里的价值观和传统所吸引,而在中国找到自己的‘家’。 中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塑造了我们。”林登说,尽管自己的外表在陈述“外国人”的身份,而他和他的家人,始终在努力融入中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与外界分享中国农村的社会和文化资源,在世界现有的对中国的描述以外,再增加另一种叙述方式。”林登看到,如今的中国人每天都在体验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他们坐高铁,在三里屯的咖啡店闲逛,享受着现代化的购物和食宿服务。然而,我们也想增加一个声音,就是拥护中国五千年所积累的智慧与魅力——我们觉得,在农村往往更容易感受到与中国崇高传统的联系。因此,我们将首个项目设在了云南的农村。”

在网络的助推下,林登在喜洲镇所建立的“喜林苑”,成为年轻人乐于打卡的旅行驻足之地。林登谈到创办喜林苑的初心——它不仅仅是一个酒店,更多承担着一个文化中心的功能,其中50%的占地面积设为公共空间,让更多的人和村民交流,创造一个文化碰撞的空间。

在探访过一百多个国家之后,林登发现,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我们相信,中国的人民和文化可以吸引任何游客。中国还有99%的精彩故事亟待人们向世界讲述。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讲述‘中国故事’增加一个声音,与外界分享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真实的中国。”

在《寻乡中国》的写作中,林登穿插了许多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意在告诉读者,书中的讲述不仅源自我的个人经历,大理悠久的历史也融入其中,大理的包容性令人渴望,它塑造了我和我的妻子、孩子们,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铸就了我们的共同感情。”

自2004年变卖全部家产定居中国,林登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体察中国已近20年,在他看来,这期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变化甚至超越了物质经济发展方面的变化。“当下的中国年轻人可以自由地追寻自己的职业和个人梦想。我看到许多中国年轻人支持环保、在农村地区做志愿者,并自豪地分享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希望和梦想。我相信,中国的青年将对世界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日前,林登带着他的《寻乡中国》来到深圳,与鹏城读者分享共谈。“我第一次来深圳是在1984年12月,此后我曾多次来到这座城市。”在林登眼中,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一个鲜活而前沿的样本,代表着“常被西方忽视的中国的活力与开放”。“它就像一个熔炉,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来到深圳,重新塑造自己。这个城市令人心潮澎湃。期待着深圳能够成为中国与世界联通的典范。”林登深情地说。

(原标题《从“老外”到“老乡” 林登和他的寻乡中国》)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