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深圳湾,潮涌品清湖。
对口帮扶助力产业振兴,山海相望的深圳和汕尾,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中携手共进,跑出“加速度”。
当前,汕尾经济发展保持争先进位态势,经济总量全省排名连续实现突破,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公共预算增幅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成色足、潜力大。
亮眼表现折射深圳辐射带动能力。近年来,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统筹部署下,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牢牢把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各工作组、工作队倾力倾情为当地引要素、造环境、招企业、落项目,精准发力形成了一批优质产业集群,营造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局面,助推汕尾全面接轨深圳、深度融入“双区”,为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澎湃内生动力。
深圳—汕尾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
聚焦重大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春节刚过,位于汕尾陆丰市的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园区内,节庆的喜气还未散去,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已经随处可见。
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原材料不断运入标准化厂房,高科技生产线上身着防尘服的技术工人穿梭巡视……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全球市场回暖,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大为畅销,今年园区产值大幅增长已成定局。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压舱石。作为罗湖区对口帮扶引进的重大项目,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初期投资额达25亿元,预计可解决3000余人就业,实现每年50亿元的产值,将在三年内打造成为集芯片外延、巨量转移技术和终端系统整合的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园。2022年3月,项目正式投产,稳定的就业、利税和发展预期为当地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发展能级跃升。
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工人正在忙生产。
引进重大项目的过程,就是当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得知总部位于深圳的康佳有寻找生产基地的需求,深圳对口帮扶干部主动作为,以营商环境“深圳标准”提供“保姆式”服务,在招商引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生产运营等方面全程跟踪支持,扎实过硬的作风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和信任,感染了当地干部群众,政府要当“店小二”的理念渐入人心。
引进龙头,只是开了个好头。目前,深圳对口帮扶陆丰工作组正会同陆丰相关部门,围绕链主进行产业链招商。据悉,已有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集原材料、研发、外贸等多个领域,还有多家企业表示具有投资意向。引链、补链、强链,进一步丰富了园区功能,也保障了龙头企业产能安全。同时,看好汕尾发展氛围和前景,康佳正着手扩大投资力度,引进知名院校研发团队,陆丰康佳半导体产业园二期项目已纳入企业计划。
康佳半导体产业园。
重大项目牵引下,汕尾各地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产业加速集聚正向循环初步形成——
2月8日,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之一震雄集团与汕尾陆河县举行了投资合作签约仪式。震雄集团计划在陆河投资8.62亿元,建设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产学研园区。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 10.7亿元,年纳税超4000万以上。坪山对口帮扶陆河,重磅打造汕尾陆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产业园区,成功申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成功吸引到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入驻。总部成立于香港、深耕坪山多年的震雄集团决定投资陆河,看中的正是该区域研发、生产、流通、配送、仓储、运输、销售等一条龙式综合产业园区优势。
驻陆丰市甲东镇帮扶工作队引进深圳建筑科学院规划镇域发展,细致谋划东海岸大南海石化拓展区和三甲五金产业园两个重大项目布局,计划引进新材料新能源项目群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促成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一改过去当地产业零散、低端局面,孵化出超300家市场主体,实现了产业指数级成长。相关规划获省级奖项,规划单位将项目收益全部赠返用于甲东乡村振兴。
深圳对口帮扶搭台引线,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开始选择“深圳总部+汕尾基地”等两地产业共建新模式,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两地也在要素流通、资源协同中获得共赢。
发挥特色优势,精准赋能乡村产业
2月17日,由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主办、深圳龙岗对口帮扶海丰县联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办的“鹭影禾香 和美联安”项目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大会现场签下近10亿合约,涵盖文化旅游、生态养殖、种业研发等领域6个项目落地。
农首生态园成当地热门景区,吸引了很多游客。
就在几年前,联安还是一个平平无奇、产业滞后的传统农业镇。为迅速改变乡镇面貌,帮扶工作队进驻后与当地干部一道,盘点联安发展现状,调研联安发展优势,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后,发现联安既有“中国水鸟之乡”美称,也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经过专业、科学论证,联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主线浮出水面。
思路明晰,则事半功倍。帮扶工作主动融入海丰发展大局,结合“鹭影禾香”景观示范带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完善道路、公园、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30公里的旅游公路。同时,工作队还结合农文旅基建需求,积极申请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建设文化广场、油画街、文化展馆、名人馆,塑造出集当地文化、美食、工艺品、土特产、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休闲街区。县、镇、工作队同向发力、各显其能,为后续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滨河公园。
如今,联安观光旅游具有了亮点串珠的独特优势。游客可以先漫步大液河边,欣赏湿地美景;再走入红色遗址,感受先烈遗志;随后,步入现代科技田园,体验采摘乐趣、丰收喜悦;最后,前往镇上远近闻名的网红餐厅,品尝特色美食。
去年国庆假期,面貌一新的联安镇就吸引了超10万名游客前来打卡,为企业落户联安带来信心。据介绍,通过市场机制引进的专业农文旅开发公司,将进一步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放大公共设施建设效益,高标准开发旅游度假区,让居民钱袋子更鼓、生活环境更美。
联安镇水泵站。
在汕尾,深圳帮扶干部深调研、勤动脑,善用市场机制、高效调配资源,精心耕耘特色产业的案例还有不少——
陆丰河东镇驻镇工作队立足当地传统特色荔枝产业,通过流转盘活闲置土地,精准引进广东中荔农业集团等10家龙头企业,合作打造60亩中荔特色荔枝青山村示范园,实现荔枝果皮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2022年,该村荔枝首次出口日本、新加坡、北美,打出当地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
陆河上护镇农特产品远近闻名,但存在农业规模小而散、销售难等痛点。对此,帮扶干部精心打造一体化展销中心,实现农产品统一标识包装、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售后服务,有力促进当地农产品走出本地市场。同时,帮扶工作还结合当地温泉资源,推动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建设休闲康养、会议培训中心,不仅带动村集体提高收入,还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上护镇农副产品展销中心。
在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光明区对口帮扶干部结合当地成熟的荷花莲藕生态园、军船头农贸市场一体规划,引进乡贤回乡投资荷塘观芸酒店大获市场欢迎,酒店带来旅游规模扩大实现周边项目共赢,酒店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做好产业规划,打好基建基础,有的放矢地引进深圳等地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乡村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圳对口帮扶干部正努力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推进协同融合,“特区+老区”共建共赢
2022年,深圳确定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目标,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重要承载地,吸引了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
深圳对口帮扶工作加强汕尾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衔接,深汕合作拓展区应运而生,为“特区+老区”共建共赢创造更宽广舞台。
据了解,深汕合作拓展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西北部,距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约30千米车程,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区内天星湖智造产业园和金山科技产业园形成 “一区两园”布局。
天星湖智造产业园将围绕深汕特别合作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三智(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系统等产业链条,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服务基地,全面承接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配套产业。目前,园区内的梅陇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拥有电镀排放指标牌照,且厂房与园区配套已基本完善,可为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提供成熟产业支撑。
金山科技产业园则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好线路板、液晶显示等产业基础,重点布局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高端印制电路板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同时,依托机械制造产业基础,围绕深汕特别合作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引育行业领域产业龙头企业,高起点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当前,深圳已将深汕合作拓展区纳入深汕特别合作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深汕合作拓展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合作共建目标。
深圳—汕尾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 。
根据计划,深圳、汕尾将集中资源,将深汕合作拓展区打造成为深圳—汕尾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在产业导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上深化合作,全力打造“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的全国示范样板,树立区域深度合作先进典范。
交通基建方面,汕尾将通过有效衔接规划建设,做到一体规划、同步建设,对接大湾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整合汕尾港区资源,积极对接盐田港、协同小漠港,联合共建、共营、共管汕尾新港区。
在制度衔接方面,特区在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丰富经验将为老区打开改革思路,助力其面向大湾区城市制定统一对等的市场制度规则,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参与构建大湾区区域大市场。
此外,在深圳支持下,汕尾还将深化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协同共建、产业项目梯次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通。
两座莲花山,同心谱新篇。深圳汕尾密切帮扶合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不断深入,双城协同更有默契,融合发展正渐入佳境。
(原标题《两座莲花山 同心谱新篇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产业振兴出硬招见实效》)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陈建中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