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大军来啦!深圳湾开启美丽黄金观鸟季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10-26 17: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秋风起,候鸟至,随着反嘴鹬、红脚鹬、翘嘴鹬等候鸟如约而至,“顶流明星”黑脸琵鹭群惊喜现身,深港后海湾日前已开启最美丽的“黄金观鸟季”。

反嘴鹬在深圳湾戏水。鹿向荣 摄

10月23日19时许,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野外4K高清视频监测到,3只黑脸琵鹭飞抵福田红树林湿地。它们一顿饱餐后,静静立于鱼塘边休憩。次日,工作人员在河口滩涂又发现了二三十只黑脸琵鹭,分为两三个小群,或在滩涂上觅食、洗澡、梳羽,或嬉戏追逐、振翅飞上枝头栖息。由此确认,深圳迎来今年越冬季首批黑脸琵鹭群。目前,黑脸琵鹭飞抵深港的数量仍在上升,为秋日湿地注入勃勃生机。

这份“绿美”生态的背后,是31年来全球跨国、跨区域对黑脸琵鹭及其繁殖地、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的合作保护。香港观鸟会统筹的普查最新数据显示,黑脸琵鹭数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不足300只,回升至2025年初逾7000只。继1994年列入“极度濒危”(CR)级、2000年降为“濒危”(EN)级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建议,将黑脸琵鹭降至“易危”(VU)级。这标志着全球保育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中,由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湿地和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两处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深港后海湾湿地,是黑脸琵鹭的全球重要栖息地。

福田红树林湿地的黑尾塍鹬。鹿向荣 摄

候鸟迁徙,是自然界壮丽的生命史诗。全球约1/3鸟类具有迁徙习性,深港后海湾作为东亚-澳大利亚西亚迁飞通道的重要节点,每年9月至次年5月迎来约10万只候鸟,涵盖超270种鸟类,其中60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今年,深港候鸟季早早开启。8月初,由60余只蒙古沙鸻、铁嘴沙鸻及少量金斑鸻、黑翅长脚鹬、灰尾漂鹬、青脚鹬、矶鹬等组成的“先头部队”已现身深圳人才公园。进入10月下旬,万鸟齐飞的鸬鹚大军、悠然游弋的野鸭群、“鸟中模特”黑翅长脚鹬等也陆续登场,“落霞与群鹜齐飞”的壮美景色渐入佳境。

然而,迁徙对候鸟而言,是关乎生存、充满艰辛的万里征程,对人类则是对守护自然庄严承诺的践行。保护区专家特别提醒:迁徙季期间,市民游客需文明观鸟拍鸟,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投喂、惊扰候鸟,更不可使用无人机拍摄。唯有尊重保护自然,方能让“飞羽盛景”岁岁常新,让深圳湾生态长卷永续铺展。

“顶流明星”黑脸琵鹭(上)与白鹭等水鸟。 鹿向荣 摄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