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深莞惠+河源、汕尾五市美术作品展”开创新气象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7-09-28 16:18
摘要

“深莞惠+河源、汕尾五市美术作品展”即是这一系列采风活动的汇报与总结。

潮起南粤大地,艺术之风劲吹。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下,深圳画院于28日推出“深莞惠+ 河源、汕尾五市美术作品展”。该展览采取特邀与征集结合的方式,收集在采风中创作的写生作品,以及由五市和香港的专业美术机构甄选的国、油、版、水彩等艺术种类美术作品共约110幅展出,参加展览的艺术家达104人。

杨晓洋《河源印象速写》之一

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认为,这批作品不仅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南粤风光,而且体现了当代岭南画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探索,代表着五市美术创作的最新面貌。这次五市的文化合作开创了岭南画坛的新气象,有利于建立省内画院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深圳画院将充分利用五市地缘相接、文缘相融、人缘相亲特点,切实推进五市文化合作和资源整合流动。我们相信,在深圳画院的带领下,五地美术交流一定能够促进五地美术事业的发展,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市民。”

采风写生增进文化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于2014年签署的《珠三角深莞惠一体化 + 河源汕尾(3+2)五市文化合作备忘录》精神,切实推进五市文化合作和资源整合流动,自 2016 年12月开始,深圳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深圳艺术家先后分四批前往东莞、惠州、汕尾、河源等地采风写生,并与当地艺术家切磋技艺、互动交流。今年2月20 日至 23 日,又邀请组织兄弟城市的艺术家来深圳进行为期四天的采风交流。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此次采风活动还特邀了几位香港艺术家和深圳院客座画家参与。鹏城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让“请进来” 的艺术家挥毫赞美。

邹明《渔家门前》

一幅幅立意鲜明、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呈现了五市画家们对南粤大地的深情厚爱与炽热情感。“深莞惠+河源、汕尾五市美术作品展”即是这一系列采风活动的汇报与总结。2017 年 3 至 4 月,深圳画院与深圳宝安画院共同举办的“大美南粤——首届广东省兄弟画院联合采风创作作品巡展”拉开了五地交流活动的帷幕。

画家邹明多次参加深圳画院的采风活动,他深受感触地说,“深圳画院组织画家下基层去采风,这个活动深受画家欢迎。深圳画院为画家们创造条件亲近自然,亲近基层,亲近艺术本身。艺术家需要师法自然,从写生中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深入挖掘岭南人文美景

南粤大地,风景秀美。从东莞到惠州,从汕尾到河源,蓝天白云,碧海银沙,客家建筑,田间老树......岭南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与充满人文气息的古老建筑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在东莞,深圳画家们来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可园写生。有着“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美誉的可园吸引了画家们的目光。随后,深圳的画家们还参观了岭南画院并与东莞艺术家交流。

陈亮《汕尾渔港》

拥有悠久潮汕文化历史的汕尾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景别具一格。画家们前往汕尾的海边小岛龟龄岛。岛上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基础设施建设。面朝大海,画家们纷纷支起画架,拿起画笔,澎湃浪潮、海天一色,怪石嶙峋顿时生动鲜活的呈现在画纸上;深圳的艺术家们还与汕尾画院的艺术家进行了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向汕尾的艺术家们介绍了深圳画院的情况。

深圳是河源的对口帮扶城市,深圳画院曾多次组织画家来到河源采风,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示河源的自然人文景观,在社会各界大获好评。艺术家们来到了康禾镇仙坑村。该村位于东源县县城东约60 公里处,距今已有近 400 年的历史。村中最为知名的是客家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代表性古建筑主要有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八角楼和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四角楼。

面对充满历史斑驳痕迹的古建筑,画家们显得非常兴奋,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创作方式展示这座古村的风貌。从水墨到水彩,从国画到油画,从素描到工笔,他们聚精会神,以画笔描述着包裹着人间离合、世事兴衰的古老建筑。

黄小星《建桥者》

素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美誉的苏家围,在群山环绕下,承载着丰富的岭南人文历史。苏家围还是苏东坡后裔聚居地,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秀美的乡村风光,还能亲身体会苏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通过采风活动,画家们进一步探寻了丰富多元的岭南文化,古镇小桥、碧海蓝天、银树沙滩、古老建筑……这些都在此次展览中通过画家的作品一一呈现。这些各具风格的作品,带领着观众进一步去挖掘大美的岭南人文与风景。

兄弟城市画家“点赞”深圳文化

继深圳画家“走出去”采风活动圆满结束后,今年2 月 20 日至 23 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画院又邀请兄弟城市的画家们来深圳采风,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本次“请进来”的采风活动还特邀了几位香港艺术家和深圳画院客座画家参与。

采风行程伊始,画家们来到深圳画院参观座谈,了解深圳画院三十年来艺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成果。采风活动开始后,深圳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华强北商业步行街、大芬油画村、深圳湾红树林、海上世界、莲花山公园等等地标性的文化场馆与风景都留下了兄弟城市画家的身影,也呈现在他们动人的作品中。

叶国强《绿色报道之七》

通过这一系列的采风交流活动,进一步创新了五市文化合作机制,实现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为推动五市发展互利互惠的文化区域合作做出有益的探索。艺术家们在采风活动中不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素材,还加强了交流、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

参与活动的画家们接受记者采访时都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经常来深圳,对深圳并不陌生。但专门来深圳采风写生,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不同角度深入观察、了解深圳还是第一次,大家对深圳方面的热情接待、周密安排表达了由衷的称赞和感激之情。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23日。随后还将赴河源展出。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