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消费有哪些坑?快来看深圳消费会发布的消费提示

读特记者 罗莉琼
2017-09-28 15:32
摘要

国庆中秋将至,外出旅游、聚会就餐、购物等消费也将迎来新高峰。28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谨防预付式消费陷阱,跟团出游要仔细查看旅游合同。

国庆中秋将至,外出旅游、聚会就餐、购物等消费也将迎来新高峰。28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谨防预付式消费陷阱,跟团出游要仔细查看旅游合同。

5月,陈女士向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旅”)购买了瑞典、挪威双峡湾及冰岛14天旅游服务项目。在行程第三天,陈女士乘坐的车辆在冰岛发生车祸,致双侧10条肋骨多发骨折、部分断端错位扭曲、胸腔积液。车祸发生后,虽然旅行社及领队采取措施联系救治,但陈女士认为旅行社在处理后续事宜的过程中不负责、推拉拖延,严重影响其身心康复。陈女士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市消委会经过调查核实,立即对双方进行约谈,但双方在责任划分及赔偿数额方面未能达成一致。

境外旅游遇险谁担责?深圳市消委会认为旅行社不能以自助游、半自助游等为借口规避自身应负的责任。旅行社应强化风险提示义务,对可能危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项目在合同上作重点说明和警示。国庆是旅游旺季,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跟团游选择旅行社时,需查看旅行社资质和相关许可证。签订旅游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旅游购物时应理性消费,并保留商品的购物凭证。

历年“双节”期间,深圳市消委会受理有关互联网服务类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比例均位居首位。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慎防价格猫腻,选择信誉良好的店铺进行购物,购物后可向商家索取发票或者购物凭证,以备发生纠纷时进行维权。未成年学生应把握好时间,以学习为重,切勿沉迷游戏;家长应管理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多多陪护孩子,引导孩子理性对待游戏时间;游戏商应履行社会责任,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先付款办卡再消费这种模式有风险,“双节”作为商家促销售卡的旺季,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谨慎购卡,办卡前确定自己是否长期需要此类服务,切勿因较大优惠而忽略潜在风险,同时注意保管好办卡时的凭证或书面合同。与此同时,双节期间也是市民外出就餐的高峰期,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外出就餐要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正规餐饮单位,对菜肴的选择切勿盲目“尝鲜”。就餐后向商家索要消费明细,并妥善保存发票等消费凭证。消费者应谨慎对待月饼、大闸蟹等食品类网购,微信朋友圈里售卖的食品风险难控,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且属于私下交易难以维权。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留存购物凭证。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