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今年1月,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各界视为推动“体教融合”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
体育发展质量是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是“健康中国”人格化的全面显现,体育教育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一直以来,南山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面向全区青少年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打造棒垒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重点特色项目,大力发展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深化与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合作等品牌项目,让“体育强区”成为南山的又一昵称。
南山教育积极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体育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人精神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以“体教融合”创新健康智慧服务场景,把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作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全省唯一“四连冠”区县、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近日,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培养输送高素养的后备体育人才,南山在全市率先响应《意见》,设置10个在编岗位,计划从全国引进一批优秀的专业运动教练员到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助力南山学校体育发展,同时招募十余个高水平专业运动团队,建立大批兼职教练员队伍,服务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发展。
快乐健康的南山少年
改革开放发端之处,一池春水激起层层浪花
郁郁葱葱的校园里,运动健儿们正抓紧时间训练,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南山区委书记曾湃曾多次走进育才中学等南山校园,到学校体育馆、游泳池、操场,看望慰问学生运动员,勉励他们努力训练,为南山增光添彩。
曾湃多次强调,“南山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事业。教育是南山的一张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教育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的确,南山教育体教融合发展最终指向了学生的幸福感——在改革开放的开山炮响之处,一池春水曾激起深圳湾畔的层层涟漪。1986年,陆氏实业(蛇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擎天捐资百万港币,为育才建成全市首个中小学泳池。而今,改扩建一新的育才中学游泳馆已经升级为一座涵盖游泳馆、羽毛球馆、排球馆、篮球场、舞蹈室等功能的大型体育场馆,它不仅成为“蛇口记忆”的一部分,更成为南山体育教育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时光背书”。经年发展,育才中学游泳队、排球队足以“校傲江湖”,队员多次打破全国纪录,周政翰、张嘉倪等学子也通过高水平运动员通道考取清华大学。
南山建区初期,区教育局与区文体局就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南头小学、南头城小学乒乓球队,大冲学校羽毛球队,华侨城中学棒球队等一批起步较早的高水平特色队伍,为全区体教融合发展提供了范本。
在顶层设计上,南山教育局还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加强学校体育与艺术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强体教结合推进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的管理办法》等文件,发布“南山教育特色发展指导意见”,制定《南山区体育特色发展实施方案》……2017年,广东省学校体卫艺工作现场会选址南山,并达成“南山共识”:坚持健康第一,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2020年,南山区教科院正式发布深圳首份体育阅读倡议书《奔跑吧,人生!》,推动体育教育全系升级。
2月19日,南实集团麒麟中学“舞麒麟”社团队员受邀为深圳国际马拉松比赛助威
打造健将成长摇篮,引入专业人才发展体育
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需要高水准的专业教练员,此次南山教育的全国“求贤令”再次彰显“大手笔”:一次性引进游泳、棒垒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教练员10人,并要求应聘人员须具有该项目运动健将及以上称号,拥有专业运动队经历,部分项目要求取得全国冠军及以上成绩。另外,南山还大力邀请田径(体能)、游泳、棒垒球、攀岩、赛艇、棋类、体育舞蹈、冰雪、飞盘、跳绳等项目的社会体育团队或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
南山区教科院体育教研员郑含斌表示,专业体育教练走进校园并固定岗位,将有效解决校园开展专业体育训练的难题,昔日效力省队、国家队的高水平运动员有了用武之地,进一步打破校园体育输送高层次运动人才的技术壁垒,有助于推动“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迈出重要一步。
事实上,南山区教育局不断推动全国冠军、世界冠军走进校园从教,已取得显著成效。1993年,熊燕娟教练组建大冲小学羽毛球队,三十年间,为国家输送了以鲍春来为代表的世界冠军,以刘健、熊芮为代表的全国冠军,以及郑雨、任程鸣、潘浩宇三位现役国手等一大批体育人才。退役后,两位羽毛球健将刘健、熊芮又回到了大冲,她们说,要在这里为中国羽坛培养更多新星。近年来,大冲学校还引入南山区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参与训练管理,教练团队进一步发展壮大。
200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的王璐成为蛇口学校的一名体育教师。身为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全国田径锦标赛200米亚军的他,与体育科组同事一起指导学生们取得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一等奖、卫冕南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15连冠,打造出了一支田径场上的“王者之队”。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中,育才学校体育教师林秀婷与队友代表广东队,摘得女子三人赛(青年组)团体金牌。毕业后,她带着梦想成为教师:通过体育“走班分项课”普及毽球项目,借助阳光体育大课间推动学练结合;开设毽球社团、成立校毽球队,培养高水平运动选手……她游刃有余地在运动员与教师、教练的不同角色中转换,也把体育背后的精神和人格、品质带给了学生。
目前,南山区103所中小学有889名体育教师,其中,19所学校12个体育项目拥有28名国家运动健将及以上称号的高水平教练员担任体育教师:育才中学排球健将王兴龙、麒麟中学篮球健将姜雪姣、麒麟小学足球健将王雪芳、科创学校武术健将薛栋、海岸小学曲棍球健将王荔、育才四小篮球健将孙亚静、深大附小武术健将赵菲、文理学校健美操国际级健将余鑫钰……他们如一颗颗火种,撬动了整座校园的体育发展,让南山娃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体质更强,体教融合事业发展更团结。
卓雅小学的武术少年
多方协作资源融通,源头活水提升体教动能
在世界一流国际教育竞争的坐标系中,体育教育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多年来,南山区持续引进顶尖资源,打通人才输送的最后“一公里”,为促进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
运、传、突、射……午后的南外集团足球场上时常传来口哨声、口令声,这是外籍教练正带着南山青少年足球小将进行训练。近年来,南山积极推动校园足球建设,立足于迁移德国职业俱乐部的青训经验,逐步建立南山区青少年足球人才发展系统,打造南山国际青训体系。南山教育也将“深化与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合作,建设‘校园足球’全国高地”写入区教育系统“十四五”规划。法兰克福(深圳南山)足球青训中心教练组组长柯大山表示,“足球项目将成为两座城市的沟通桥梁,除了传授管理模式和青训经验,还将以足球为载体,带动深圳与法兰克福两座城市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国际合作。”
2022年11月15日,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首届X9赛艇联赛上演巅峰对决,青春的赛艇让人心潮澎湃。南山绿色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为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提供了天然“演练场”,伴随大沙河生态长廊建成开放,在南山区教育局、区文体局指导下,依托大沙河和鹭赛艇俱乐部,南山区成立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目前已经有12所学校、近千名学生参与赛艇运动,在碧波之上追逐大湾区的速度之美。
当然,南山体育教育的雄心不止于此。深大乒乓球俱乐部,林丹、谢杏芳国际羽毛球交流中心等平台全面辐射,不断提升着南山小将的竞技水平。此前,南山教科院同乐实验学校的许桂源等多位南山棒球运动员曾亮相美职棒大联盟选秀,并走上MLB赛场。去年12月,中国棒球协会、市文体局和南山区文体局等单位在南山共建中国少年(U11)棒球队训练基地,共同筹建国少队……
南山大力发展大沙河赛艇运动联盟学校
数字赋能体质健康,培养学业运动双优人才
南山大胆探索,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改革,在打造出一批特色品牌项目的同时,更培养出一大批学业、运动双优的体育人才。截至2022年末,南山区共有注册运动员5822人,全年共在省级以上赛事获得66个冠军、57个亚军和34个季军,他们以璀璨夺目的表现贡献出南山体育的高光时刻。
“她们创造了历史!”2022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中,深圳双生姊妹花王柳懿、王芊懿组合勇夺4枚金牌。夺冠归来,她们与启蒙教练胡良慧接受邀请共同出任南外集团少年体育学院、南外集团花样游泳基地“校外专家顾问”。而新生代的南外小花们同样出手不凡,在第十六届省运会花样游泳比赛中,骆俊敏和伙伴代表深圳队一举夺得省运会甲组女子自由组合冠军。
2022年国际攀岩大师赛意大利阿可分站赛上,全国攀岩冠军、来自北师大南山附校张悦彤的精彩表现,在南山掀起一股攀岩热;学府中学与博升攀岩俱乐部联合办队,宋懿龄迅速成长,成为出战奥运攀岩项目的首位中国女运动员。第十六届省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中,南山二外(集团)海德学校杨清新同学获得女子丁组自由滑冠军,摘下省运会历史上花样滑冰项目首枚金牌;龙珠学校垒球队在2022年全国少年垒球锦标赛上获得亚军……
今年春节刚过,南实集团麒麟中学杨睿怡同学亮相“2022-2023中国青少年滑雪公开赛总决赛”,雪上争锋的飒爽英姿赢得一片赞叹;该校郭佳慧同学入选国家乒乓球青年集训队(第二期),她还是省运会“三金王”。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乒协新一轮后备人才培养中,深圳已诞生郭佳慧等四位乒乓球“小国手”,均出自西丽小学。2022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总决赛中,育才三中薛皓文在联赛常规赛中,接连击败多位特级大师,展现出强劲势头……拥有体育特长、学习成绩优异,他们成为南山学子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优秀代表。
据统计,在市教育局去年举办的全部23项体育赛事中,南山中小学生获得团体17项第一名、23项第二名、12项第三名;同时,在单项上获得63个冠军、77个亚军、72个季军。围棋、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跳绳等项目成绩尤为出色。
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赴南外集团调研时曾强调,“双减”政策落地,对学科划分更加细致,更提供了体育教育的新思路。南山教育要做足“绣花针”功夫,不仅着力提升体育课堂质效,全面落实阳光体育、四点半活动,推广校园NO.1,还更新观念,全面打造特色品牌,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要让孩子像孩子,坚定站在儿童立场,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南山区教科院院长陈坚介绍,南山在全区中小学探索“体育分项课”,创新体育作业,组织趣味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各类联赛锦标赛等活动,更将体育教育纳入校园文明、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为学生提供着发现潜能、培养特长的空间和舞台。
2022年暑假后,南山“百校焕新”行动中,首批37所老旧校园改造后的崭新体育活动空间C位吸睛,释放动感活力。去年12月,南山区首届教育集团联盟体育比赛开幕当日,“南山区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也正式开通,全区17万名学生及其家长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端查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深化推动数字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今,全区89所学校体育场地也已全面开放,可“一键预约”……
国际级健将、中国花样游泳双胞胎姊妹花王柳懿王芊懿回到南外集团文华学校重温母校记忆
发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遍布南山
近年来,南山区教育局与区文体局全面布局传统特色与高水平运动项目,优化整合校园体育赛事,区锦标赛与校园体育赛事深度融合,形成了互动互补的育人生态,体教融合成效显著。
“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已连续三届落地深圳南山,在继续推动X9联盟第二届赛艇联赛、深港穗羽毛球传统校交流赛等赛事基础上,2023年南山区还将推出冰球、单车、马术等40个项目的区级青少年锦标赛。
南山区教科院德体卫艺部部长贾颖战介绍,截至2023年1月,南山区共有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32所(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冰雪项目),省体育特色推广学校35所(篮球、足球、排球、游泳),市体育特色学校(校园足球项目)40所,认定(2019-2022周期)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高水平学校9所、特色学校51所。在2023-2024 周期的新一轮南山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及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认定中,确定18所学校(14个项目)为南山区体育高水平项目学校,将于近日举行授牌仪式。
青年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在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的新征程上,南山教育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切实把‘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办学实践中去。”
南山区首届教育集团联盟体育比赛开幕式上,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表示,南山区教育局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集团联赛等形式带动校园体育竞赛蓬勃发展,通过体教融合、艺教融合、卫教融合、文教融合等方式成就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自觉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把弘扬体育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湘岳说,南山大力推广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想让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更是希望培养一种“敢拼、敢闯、敢试”的体育精神,鼓舞全区人民的精气神,助南山人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奋进新时代。
2月12日,第九届南山棒球公开赛在中山公园棒球场圆满闭幕
2023-2024南山区体育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
1. 田径:蛇口学校
2. 游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
3. 篮球: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中学)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
4. 排球: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
5. 乒乓球:前海学校
西丽小学
6. 羽毛球: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第二实验学校
7. 棒球: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华侨城高级中学
8. 垒球:蛇口育才教育集团龙珠学校
9. 手球: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二中
10.跳水:南油小学
11.拳击: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同乐实验学校
12.摔跤: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
13.跆拳道: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同乐实验学校
14.三模:松坪学校
(原标题《南山全国招聘高水平专业运动教练员,推动“体教融合”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00:22
映霞深圳福田河套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画面展现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城市景观。可以看到错落林立的高楼大厦,其中有显眼的“河套壹号”高层建筑。区域内道路纵横交错,周边分布着众多建筑,远处还能看到深圳湾河流。夕阳的光辉洒在画面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呈现出合作区繁华且富有生机的景象,彰显了这里作为科技创新区域的活力与潜力。#读特小记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统一观看。 1949年10月1日,是我国正式成立的日子,在当时,我们冒着国民党反动派空袭我们的风险进行开国大典,装备有很多都不是国产的,甚至连飞机飞完之后,为了撑起场面,还需要掉头再飞一次,此时的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了一线大城市,创造了众多发展的奇迹,在改革创新方面,更是在1987年出台全国第一个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1999年,我国举办了一次世纪大阅兵的庆国大典,此时的我国,经历过动荡之后,已经逐渐在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已经有许多的装备实现国产了。 看这两次意义非凡的阅兵仪式,我们的心中是否激动? 是,我们确实会激动,刚成立时的中国,面临着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压力,经济的动荡,我们却依旧没有退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要想要和平,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作为和平的筹码。 今天这一次阅兵仪式已经不再是为了庆国,是为了纪念抗日胜利。这虽然不是第一次纪念抗日胜利的阅兵仪式,但也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从各方面落后到现如今在各领域都已经有了重大性的突破,甚至可以超越西方大国。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因为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只能拼命的向前。 今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45周年,也是我们第18次阅兵,回首往昔,我们从一个弱小的,饱受欺压的国家变成了如今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地位强大帝国。虽然我们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如同钢铁般,我们的先辈们将他们的血肉注进这钢铁之中,最终才矗立起了中国坚硬的城墙! 或许正是这次大阅兵,唤醒了现代青年在心中的正义,也时刻的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