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新阅读|在多种人生维度上无限延伸的歌德
韩继坤
2023-02-11 08:48

200年前的1823年,对德国文学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当年6月10日,住在魏玛的歌德见到了一位年轻人。这次会面的结果是这位年轻人陪他走过了人生最后9年,同时诞生了一部被尼采誉为德国散文文学最佳作品的《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全译本》

[德]艾克曼 著 洪天富 译

译林出版社

2022年1月版

1792年,艾克曼出生于小镇温森,家境贫寒。二十多岁时,他才知道歌德,读到歌德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艾克曼为之沉醉,也让他觉察到自己精神世界巨大的空间有待填充。于是,他在堪称“高龄”的时候,从头接受中学教育,一直读到大学。其间,为生计和健康所迫,几经周折,经改换专业、辍学续读,他终于走上了文学之路。

1823年,31岁的艾克曼已经有了自己的诗作和诗论文集,壮起胆来,把自己的诗集寄给了歌德,不久竟然收到了回复。于是他动身前往魏玛,拜见仰慕已久的超级偶像。这便是《歌德谈话录》诞生之前的故事。而这部谈话录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多角度观察歌德的一手资料,让人们认识到,歌德作为一位文学巨擘有着何等丰富的文学理念,同时在文学之外,又涉足哪些领域,从而呈现出人们所未曾熟悉的多种面貌。

在见到歌德之前,艾克曼熟谙歌德的作品。但与歌德实际交往之后,他才发现作家的文学世界比其作品要更为多彩。

在艾克曼首先倾心的诗歌方面,歌德观点明确,认为现实生活是诗歌最直接、最丰富的来源,在现实生活提供的机缘之下,诗意自然而生,这是诗的核心。一首诗的美与力量,在表层的文字、格律、技巧之下,是弥漫于全诗的情境和需用心体味的主题。

从诗歌来到普遍意义上的文学,每谈及一个问题,歌德都有深中肯綮的看法。例如,对于一位作家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形成独属自己、有别他人的个人风格,而歌德更进一步,主张人与文相一致,“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思想的忠实写照”,无论是简洁明白还是雄伟奇崛,首先都要出自作家真确的内心。

当然,德国文学包括歌德自己的文学创作并非完全自发式发展,而是深受英、法等国文学传统的影响。歌德尤为推崇莎士比亚,认为他“已从各个方面,从所有的深度和高度上把全部人性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这位英国作家如此伟大,让后来者备感“影响的焦虑”。如何顶住这种沉重的压力,不被压垮,是每个作家所面临的挑战。歌德的应对是通过写出《葛兹·冯·贝利欣根》《哀格蒙特》来摆脱莎士比亚,如同拜伦一样,走一条自己的路。

歌德的才华多种多样,乃至有评论说,他“也许是最后一个试图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人物那样熟练掌握多方面技能的欧洲人”。于是,歌德在作家之外的身份成了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排列:政治家、科学家、批评家、刊物编辑、画家、收藏家、剧院经理、教育家……

1775年,应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之邀,歌德前往魏玛,进入政界,渐渐成为魏玛公国屈指可数的权力人物,参与管理矿业、财政、军事等。但改革频繁遭遇阻挠,让歌德颇感困扰。1788年,他辞去一切职务,只担任剧院监督,其间他与席勒联手,从各个方面提升戏剧表演水平,如剧本创作、彩排与首演、表演形式创新、演员培养等。

而这段并不顺利的从政生活,也使他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对植物学、颜色学、矿物学、解剖学等都有深入研究,且成就不凡,撰写出《植物变形学》《颜色学》等专著。

歌德不仅是位画家,还就艺术及艺术鉴赏发表过诸多深刻见解,例如,要培养艺术鉴赏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观赏最优秀的作品,“靠观赏中等的作品是培养不出鉴赏力的”。

歌德不仅仅是对艾克曼倾囊相授的知识良师,更一位谆谆善诱的人生导师,他给艾克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建议,例如:“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种特殊的人,然后必须去设法理解人类各种才能的总和。”“如果我完全清白自持,我就始终是自己的主宰。”即便是今天,这些仍具指导意义。

1836年,歌德去世四年后,作为对歌德的怀念,艾克曼将自己所记录下的歌德的言谈举止整理成两卷出版。1848年,作为补充,又出版了第三卷,其中还收入了同样与歌德交往密切的瑞士人索勒所记下的歌德言行。对于自己做这种记录的初衷,艾克曼说得很明确:“……起源于我内心的一种自然冲动,即我要把我觉得有价值和值得注意的生活经历,通过文字的表述占为己有。”

此次译林出版社所推出的全译本由南京大学资深翻译家洪天富从德语直译,完整收入原著三卷共325篇文字。与选译本不同,人们由此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歌德并非仅仅是一位作家,而是一个在多种人生维度上无限延伸的全面而“真正的人”。此外,艾克曼为两次出版所分别撰写的前言以及他的长篇自序同样收录在册,从中可以看到艾克曼见到歌德之前30年间坚持不懈、求知若渴的前半程人生。

为助读者系统认识这部巨著,译者特别撰写两万字长篇后记,于千头万绪中细心整理,从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政治观、文艺观、世界眼光、文学创作等多个角度,归纳全书主题。该版本还收入卡斯帕·戴维·弗里德里希代表作20幅,这位德国浪漫主义绘画先驱曾受到歌德的赞誉,他的这些画作所描绘的兼具高度美感和深刻寓意的德国风物,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那个伟大灵魂曾栖居何地。

【读特新闻+】

《以生命的名义:弗洛姆谈话录》

[美]艾里希·弗洛姆 著

王瑞琪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

2022年8月版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70岁时,应作家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本书便是对谈的文字记录。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人是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简洁明了的口语和即兴思考,生动又新颖地阐述了自己一生从事研究的精神领域,对其心理学著作构成了必要的阐释和有趣的补充。

(原标题《在多种人生维度上无限延伸的歌德》)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