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一元初始,万象更新。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带队先后到皇岗口岸接驳点、皇岗口岸临时旅检楼、福田口岸旅检楼、一号通道接驳点看望慰问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调研口岸通关准备工作。区领导朱伟华、欧阳绘宇、刘玉新和杨建汉参加活动。
在皇岗口岸接驳点、一号通道接驳点,黄伟一行向坚守一线的口岸防疫工作人员颁发了纪念章,赠送了慰问物资。在皇岗口岸临时旅检楼和福田口岸旅检楼,黄伟现场勘查了出入境流线,详细了解皇岗海关、皇岗边检等口岸通关准备情况。
黄伟说,疫情发生后,区口岸防疫指挥部各专班和各成员单位闻令而动、一夜成军,各单位一体作战、拧成一股绳,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整套防疫管理体系,历经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优化调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做好通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协调保障各类口岸通关顺畅,营造“有序、顺利、平稳”的良好氛围。
全区口岸取得“四个零”防疫成效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拥有全国最大、全市唯一始终24小时通关且全市唯一危化品车辆通行的陆路货运口岸,福田区高度重视并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畅通工作。 福田区口岸历经多轮境内外疫情高峰冲击,始终固若金汤、坚如磐石,成为全市口岸防疫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0年2月29日,福田发现广东省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打响防境外输入“第一枪”。福田区快速响应,2020年3月27日,在全市率先成立皇岗口岸检疫指挥部,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刚担任总指挥、黄伟担任副总指挥,在皇岗口岸和一号通道设立跨境司机核酸检测点,实施7天1检。日均服务跨境司机11000人次,约占广东省30%,全市50%。
据统计,2020年3月29日以来,福田区口岸累计出入境跨境司机4861170人次、入住服务驿站跨境司机206680人次、接驳跨境货车830054车次、科学有序处置阳性跨境司机472人,有效阻断了境外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病毒输入,取得“四个零”的防疫成效,即零社会面传播、零阳性司机脱控、零工作人员感染境外毒株、零“非高”集中居住人员感染,为社会面全员接种疫苗、筹备医疗资源、落实新十条政策等打下坚实基础。
全市率先实施口岸全接驳模式
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直连香港,是保税区超过25家深港跨境企业的物流动脉,高峰期每日进出这里的跨境车辆多达200台。2022年2月以来,福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这里也成了防境外输入的重中之重。
2022年2月24日,为最大程度降低香港疫情输入的风险,福田区用5天4夜连续作业,建成了全市首个实现“全接驳”的跨境运输综合接驳站——河套福保园区接驳点,在全市率先实施口岸全接驳模式。
接驳点分成“三区两通道”功能区来规范接驳流程。“三区”即红、黄、绿;“两通道”即清洁区通道、污染区通道。跨境货车自一号通道入境后,按“跨境安”系统申报信息封闭行驶至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到达停车消杀区下车后,走专用通道进入港籍司机专属休息区等候,然后由消杀组进行不少于三十分钟的内外消毒。随后,接驳司机穿着二级防护,将车辆驾驶至工厂进行装卸货,在卸货的货物在作业点由专人进行消杀后,开车返回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再交由跨境司机驾驶车辆返回香港。
在“全接驳”模式下,跨境司机在香港和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之间往返,接驳司机在福田保税区综合接驳站和作业点之间往返。所有的跨境司机都要走闭环通道。除通道外,不进入接驳点区域内部,不与外界沟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全力确保口岸顺畅通关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福田区各口岸也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据悉,各接驳站将转变为服务点,正在有计划撤场。福田区各口岸单位也在积极做好通关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起新工作模式,全力确保口岸顺畅通关;持续优化通关旅客的“用户体验”,充分展示一流中心城区风貌,为跨境人员往来和经贸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周斐斐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3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在深体验自动驾驶,中国台湾网红“馆长”感叹:“这也太厉害了!”
10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