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2月18日,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主推活动“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在深圳书城中心城24小时书吧举办主题展览,活动集中展示了深圳本土作家的创作成就与作品金句,整体呈现了深圳文学创作的良好生态与精神风貌。
此次展览是“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的重要内容,旨在聚焦关注深圳本土的代表作家与经典作品,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读者对深圳本土作家的认同感与对城市文化氛围的归属感。展览以24小时书吧为空间,整体划分3大展区,重点展出深圳本土的代表作家、图书作品以及心得体会。
在“代表作家”展区,李兰妮、杨争光、南兆旭、黄灯、林棹等14位本土优秀作家的个人简介、代表作品与文章金句精彩呈现,以座位隔断为展板,让市民读者抬头昂首就能近距离感受作家魅力;在“图书作品”展区,依托书吧核心区域旋转书架打造的本土作品专架,集中展销本土佳作,其中不乏《野地灵光》《我的二本学生》《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等近年来获选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的品质好书,吸引不少市民读者驻足翻阅,整体彰显了深圳文学创作的创新潜力;在“心得体会”专区,本土作家代表纷纷留言,或感念或寄语,表达对城市创作氛围的赞扬与祝愿。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兰妮表示,“复杂性和现代性是深圳这座城市对当代文学的重要提示”;国家一级编剧杨争光称赞,“深圳有表达的实力,满城书香是其一”;教授南翔评价,“南腔北调,五湖四海——一个体量巨大而包容的移民城市,决定了深圳具有文学伸展的无限可能”;作家黄灯感叹,“与时代共生的城市,必将孕育有时代感的作品”;青年作家时潇含认为,“深圳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为文学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舞台”;诗人姜二嫚更直接“告白”深圳,“包容和创新的深圳,既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我开始文学写作的地方,她是我永远的骄傲,我喜欢深圳!”
“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是本届深圳读书月创新策划的阅读文化活动,以“瞻望在地书写,见圳文学力量”为主题,组织邀请本土作家集中亮相、交流分享,旨在向市民读者宣传展示根植特区热土的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深圳文学力量,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品位,激发本土创作热情,营造有利于深圳创作的文化氛围。主题展览期间,“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沙龙”还陆续举办“科幻写作”“在地写作”“青春写作”等3场分享会,邀请相关领域本土代表作家以书为媒、共读深圳。
(图片由主板集团提供)
(原标题《读书月举行主题展,呈现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成就 跟随本土作家创作沙龙主题展“瞻望在地书写,见圳文学力量”》)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连博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