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收官!
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为历届最大
17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首次亮相
28个国家和地区的21.4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
第二十四届高交会闭幕
11月1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届展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改革驱动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组织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技术交流、合作洽谈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重要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本届高交会设置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区)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展区)两个展区,以及西丽湖论坛和人才高交会、应急安全科技展等分会场,展览总面积40.6万平方米。
5671家展商亮相实体展会,带来展览和交易的项目8667项,其中1302项新产品和407项新技术首次亮相,涵盖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数字经济、5G商用、物联网、IT抗疫、芯片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信息安全、区块链等领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天津、山东等24个省市展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高校团组精心组织众多科研成果进行展示。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经专家评审,156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107家单位获优秀展示奖,1240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共举办各类高层次论坛、专业技术论坛等活动148场。190多家媒体现场参与了报道。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1.4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了大会。
高质量展商展现科技赋能新风向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高科技盛会,高交会是感受高新技术发展新趋势、洞察市场新需求的“风向标”。
据统计,本届高交会共有5671家展商亮相,展示了一批体现“硬实力”的高科技产品。其中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外资和行业龙头企业近1400家,包含中石化、中石油、中广核、中电建、中国移动、中国电子、平安科技、华为、中兴、兄弟、华大基因、迈瑞医疗、大族激光等跨国公司和龙头企业,科脉、科安达电子、通用测试系统、永联科技、因赛德思医疗科技等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国内外上市公司;各类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中心总计460家;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科院等部委局院的483家展商携753项“十四五”规划成果、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亮相。
在本届高交会2号馆,中建科技携多项建筑领域“黑科技”亮相建筑科技创新展。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主题展区感受中国科技创新脉动
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置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展,深度展现深圳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量,43家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团参展,分布在VR、机器人、医疗器械、芯片、软件、物联网、新材料、无人机、通信等多个细分赛道,1/4以上为已上市或拟上市企业,成为本届高交会的一大亮点。
方特集团展示的元宇宙,VR课堂和游戏空间系统。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道通无人机引关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是本届高交会新推出的专业展,来自水务运营、节水服务、工业节水、家庭节水器具等7个行业的46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示了智能PLC控制柜(可编程控制柜)、浮游生物在线监测仪、水质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等明星产品和项目。
在数字经济展区,科大讯飞、曙光、汉王、思必驰、迈瑞、普渡等重点展商带来各自领域的创新产品和应用,让人现场感受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澎湃动力。
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此外,本届高交会还围绕“20+8”产业集群,设立了多个产业细分领域专题展。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引入合作资源,丰富的展示题材和内容让参观商近距离感受中国科技脉动。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手冲咖啡机器人在展示冲泡咖啡。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多国参与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今年共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等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29个境外政府团组、498家境外展商亮相高交会。
其中,俄罗斯教育科技部、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已连续20多年组团参展;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突出展示多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包括全球领先的在线设计平台可画、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澳大利亚太平洋电信公司等;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带领十多家富有创新潜力的初创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参展,包括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级增强与混合现实应用平台Sphere的全一软件(holo|one);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组织该国IT、农业科技企业,以及科技园区代表,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展;德国展商中包括全球领先的通用和特殊电阻产品制造商——SRT;奥地利消费电子领域音频公司——Usound、奥地利安东帕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捷克泰思肯公司、芬兰Eco Living Group 依科莱文集团有限公司、英国拟未科技公司、加拿大欧肯实业有限公司等为高交会带来了不一样的国际创新潮流。
本届高交会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创新合作论坛,来自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西班牙驻广州总领事馆、中法工商会、中欧商业协会等机构的演讲嘉宾与近200名与会者奉献了一场“一带一路”数字化模式的创新科技思想盛宴。举办了国际商务洽谈会,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拉脱维亚、芬兰、匈牙利、巴西、西班牙、阿联酋等多个国家的外方机构和企业参与洽谈。此外,澳大利亚贸易投资委员会举办“科创变革世界的力量”- 创智未来中国行(深圳)中澳科创交流大会、澳大利亚科技产业投资与合作机会讲解会;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举办中俄创新项目交流会;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举行巴西创新生态对接暨企业路演会等活动,有力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高品质论坛活动探索科技未来新蓝海
如果说各类高科技产品体现了高交会的硬核实力,那么同期举行的专业论坛会议,则集聚全球智慧,彰显了高交会的“软实力”。
据统计,本届高交会共举办各类会议活动148场。其中,中国高新技术论坛共举办“新时代、新技术、新经济”“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等6场主题论坛,40多位两院院士、经济学家、领军企业高管等演讲嘉宾在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中国工程院牵头举办2022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8位院士和多位专家作报告,并发布《202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商务部牵头举办首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聚焦智能制造拓展融合,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科院、科学技术部等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碳中和技术院士论坛,多位院士和专家作主题报告,各平台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105万人次。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多位院士和来自腾讯、阿里云、中兴、用友等知名企业代表作主题报告与演讲,共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主题,共谋行业发展图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相关政策和重点产业及专业技术领域等举办各种论坛及专业技术会议43场;项目配对洽谈活动有265个项目方、50多家投资方参会,举办一对一配对洽谈300多场次,涉及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技术等领域。
举办“2022高交会中国科学院创客之夜”,300多位创业者、投资人和专业观众参与活动和交流,吸引了深创投、深圳天使母基金、鲲鹏资本、东方富海等近60家投资机构的关注,线上30余万人次观看“创客之夜”直播。数十位院士与会,共话行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前景。
国家级科教领域盛会助力提升高交会能级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高交会与科教领域重要盛会——西丽湖论坛联袂举办。论坛围绕“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永久主题,聚焦“开放 融合 未来”三个关键词,各界专家学者、众多院士代表、行业大咖、高校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议开放融合发展趋势、共享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共担科技自立自强责任使命。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大湾区智慧城市院士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高峰论坛、国际科技创新园区发展论坛等平行论坛在深圳、香港、澳门举办,聚焦影响深圳、大湾区乃至全球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议题,拓展和丰富了更具国际影响力、更具大湾区特色、更具融合创新特点的品牌论坛内涵。
据了解,西丽湖论坛举行了成果发布仪式,“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深圳零一学院”“深圳科创学院”也在论坛上正式揭牌,“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落户。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陈华平,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大卫·科恩伯格,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分别就世界一流交易所的建设、疾病的预防、国际数学中心的建设、算力平台的打造、高等教育的发展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线上展会打造沉浸式观展新体验
在实现“一展两馆多地”线下办展的同时,本届高交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双“线”并行的展览格局。
据统计,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本届高交会的展商总计2906家,参加展览和交易的项目达8790项。组委会特别开辟了全景VR逛高交会栏目,一共有245家企业参与VR展示,11.4万人次观众在线参观。
组委会特地在网上高交会开辟了“20+8”产业集群模块,对“20+8”产业集群模块下84家深圳市属重点企业做集中展览展示。对6场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进行了线上直播,吸引众多观众在线观看。线上举办大型会议活动37场。
(原标题《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为历届最大 17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首次亮相 第二十四届高交会暨2022西丽湖论坛收官》)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00:22
映霞深圳福田河套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画面展现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城市景观。可以看到错落林立的高楼大厦,其中有显眼的“河套壹号”高层建筑。区域内道路纵横交错,周边分布着众多建筑,远处还能看到深圳湾河流。夕阳的光辉洒在画面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呈现出合作区繁华且富有生机的景象,彰显了这里作为科技创新区域的活力与潜力。#读特小记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统一观看。 1949年10月1日,是我国正式成立的日子,在当时,我们冒着国民党反动派空袭我们的风险进行开国大典,装备有很多都不是国产的,甚至连飞机飞完之后,为了撑起场面,还需要掉头再飞一次,此时的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了一线大城市,创造了众多发展的奇迹,在改革创新方面,更是在1987年出台全国第一个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1999年,我国举办了一次世纪大阅兵的庆国大典,此时的我国,经历过动荡之后,已经逐渐在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已经有许多的装备实现国产了。 看这两次意义非凡的阅兵仪式,我们的心中是否激动? 是,我们确实会激动,刚成立时的中国,面临着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压力,经济的动荡,我们却依旧没有退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要想要和平,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作为和平的筹码。 今天这一次阅兵仪式已经不再是为了庆国,是为了纪念抗日胜利。这虽然不是第一次纪念抗日胜利的阅兵仪式,但也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从各方面落后到现如今在各领域都已经有了重大性的突破,甚至可以超越西方大国。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因为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只能拼命的向前。 今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45周年,也是我们第18次阅兵,回首往昔,我们从一个弱小的,饱受欺压的国家变成了如今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地位强大帝国。虽然我们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如同钢铁般,我们的先辈们将他们的血肉注进这钢铁之中,最终才矗立起了中国坚硬的城墙! 或许正是这次大阅兵,唤醒了现代青年在心中的正义,也时刻的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