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 | 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2022-11-16 08:53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决定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作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目前深圳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380万户,数量和创业密度的全国排名皆极为靠前。出台实打实的硬招,精准纾解企业困难,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广大市场主体才能轻装上阵、实现更好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几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深圳各行各业遭遇较大挑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稳增长、保民生成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是题中应有之义。

以“民生之基”社保为例,积极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及延缓缴社保政策,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火速“送政策、送资金”上门,对受疫情严重影响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近几年,深圳社保积极发挥经济运行“减震器”“调节阀”作用,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纾困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减轻参保企业负担,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负”。

企业有所呼,政策有速应。用心用情服务企业需求,全心全意排解企业困难,尽心尽力为企业雪中送炭,是深圳一贯坚持的做法。2022年以来,深圳连续推出助企纾困“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等5个“30条”,打开政策“工具箱”“储备库”,打出稳增长“组合拳”“连环招”,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降成本、助企纾困,为广大市场主体带来“及时春雨”。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政策的连续性、普惠性、广覆性为市场注入强劲动能,让市场主体真正从中受益,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实惠,进一步激发了中小企业内生动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助力经济稳中求进。

尊重市场、尊重企业,是深圳的“环境土壤”。政府打好“组合拳”,为企业减负、松绑、纾困,不断为营商环境、创新生态“浇水施肥”,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预期、强信心、快发展,有效激发和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动能。

企业稳,经济才能稳;企业有活力、有竞争力,经济才会更有韧性。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让惠企纾困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地见效,降本减负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实,为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发展壮大注入澎湃动力,深圳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凝聚更大正能量。

(原标题《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