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喽!开镰喽!”稻田千重浪,秋风送米香,503班颜楚涵同学自创的劳动之歌响彻校园——陪伴一粒种子从生长到结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金秋九月,深圳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孩子们就见证了这样的幸福。
9月16日下午,校长邬丽萍一声令下,“我们开镰了”的呼喊声响彻校园,“双减”背景下麓城外国语小学快乐劳动之首届水稻开镰节拉开帷幕。
天台农耕园里,学生们头戴草帽,化身“农耕小能手”——有的拿起镰刀收割,有的帮忙拾捡散落的稻穗,有的“接棒”将稻穗递给脚踏脱谷机的同学,还有的尝试起手工脱谷,高高扬起稻穗,重重地砸在木板上,让饱满的稻谷粒脱落,掉入下方的簸箕中……金灿灿的稻穗脱谷完成后,这些稻穗便交到了负责打谷、晒谷、筛谷、碾米等区域的同学继续接力作业。在这块小小稻田中,师生们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稻田组成了一幅喜悦而富足的画面。
“学校的农耕园就是我的乐园,参与农耕园的劳作几乎是我小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正在手工脱谷的五(4)班王智霖,干得煞有介事,十分专业,还向记者介绍了机器与手工两种脱谷方式的差异。
碾米后剩下的米糠,也能物尽其用——天台农耕园里,孩子们养的一群鸡也跟着大饱口福、大快朵颐。小小的一方农耕园,动物、植物生机勃发,定格成一幅充满烟火味的作品。
这边厢稻谷丰收正忙,那边厢,清洗过的大米经过蒸煮,入锅、加料、翻炒……很快,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就展现在大家面前。没有参与收割水稻的同学也忙着在现场精心制作百香果汁、柠檬茶以及各色点心等纯天然食品,色泽鲜美,味道诱人,吸引着大家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尝一尝。孩子们认真完成着一道道工序,忙碌且有序的一场农耕图愈发清晰了起来。
麓城外国语小学美术社团的孩子们也赶来凑热闹,他们带着画笔静静地在一旁描绘着稻谷的轮廓和丰收的喜悦。一个孩子告诉记者,“写生,不仅需要用画笔去记录,更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我希望能用画笔定格这个九月。”学生们肆意涂抹、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成笔下的奇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麓城外国语小学总务主任卓晓雷介绍,天台农耕园与学校同龄,自学校创办以来,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让人惊喜的是,今年的水稻是历年来收成最好的一次。老师们精心策划了这次“开镰节”,就是期待学生们在劳动中强健体魄,能享受劳动的美好,也能更懂得勤俭与珍惜,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从饱满的稻穗、肥美的河鱼到喷香的蛋炒饭、甜蜜的果汁,从黝黑的皮肤、汗涔涔的脸庞到手起刀落的熟稔与专注、悠扬动听的劳动之歌……这是丰收的场景,也是生动的课堂,更是真正聚焦生活与素养的教育。
(原标题《校园农场迎来稻谷大丰收!这所学校举办了一场“开镰节”》)
见习编辑 韩湘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