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艺术深圳”在金秋九月又如约而至。9月15日至18日,“2017艺术深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举行。在前届参展画廊的基础之上,本届艺术深圳迎来28家新成员;届时将展出60家专业画廊所呈现的上千件当代艺术精品。
“艺术深圳”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承办。“艺术深圳”,发生于拥有绝对区位优势的“创新之城”,如今迎来了它转型为当代艺术博览会后的第三届开幕。精耕细作、有条不紊,在综合考量国内外艺术市场形势的前提之下,“艺术深圳”坚持并专注做好小而精的艺博会,稳扎稳打的务实作风让业内对即将亮相的“2017艺术深圳”充满信心。
60家知名画廊汇聚主画廊区
薛峰《淹没》
郭海强《麦客》
主画廊区今年将展示来自全球60家知名画廊及其代理的千余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其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为突出强调艺博会年轻、创新的优势特色,主办方在前期筛选时特别侧重了对品牌机构、新锐艺术家选择,比如:首次参展的、在欧洲以独具慧眼、善于培养新星而著称的柏林国王画廊(König Galerie);与此同时,依旧可见经典大师级作品出场。可以说,最大程度上为不同类型的收藏及观赏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14部精彩影片亮相影像时空
“影像时空”是“2017艺术深圳”特别设立的单元,是影像艺术作品的专业推介平台。此届,不同主题下的14部影片将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们分别来自香格纳画廊、博而励画廊、马凌画廊、狮语画廊、e当代美术馆、德萨画廊与盒子艺术空间。
其中,由孙逊及其团队π格动画工作室历时四年完成的单屏动画《21克》,以“人类灵魂的重量”为话题,带领观众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根源;缪晓春作品《从头再来》完成于2008至2010年期间,14分钟的影片里涉及了文明发展史中的矛盾冲突、以现代科技为表达形式的人类欲望、文化记忆以及跨文化记忆在应对当下情境时所扮演的角色等等主题。
主题沙龙漫谈产业现状
“2017艺术深圳”将在现场举办具有启发性的“沙龙漫谈”——从9月16日(周六)开始,连续两天共六场讲座、论坛穿插发声,其中包括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朱朱与深圳的三位本土艺术家梁铨、严善錞、周力共议“城市的名义——社会变迁与自我秩序形成”;国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玛瑙(Manuela Lietti)对于“博览会、艺术机构和收藏的关系”的阐释;资深媒体人与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对谈,探讨“当下艺术市场收藏和投资的新趋势及对策”;影像媒体艺术家对个案创作经验的分享;以及新媒体运营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无限可能”的畅想。
何翔宇《8 Lemons 8个柠檬》
藏家集结,携手奋进
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深圳的包容、开放、创造力和高净值都是艺术市场发展的有利土壤。过去,深圳的艺术市场一直被低估,近年来,在深圳各美术馆、艺术博览会、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大力推进和培养下,本地市民对于当代艺术的兴趣日渐浓厚,而藏家对于当代艺术板块的关注和认知也愈发深入,深圳的进步有目共睹。作为致力于搭建艺术家、画廊、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沟通桥梁的艺术博览会,“艺术深圳”在艺术消费群体的培育上一直不懈努力。
回顾成立之初,“艺术深圳”就收获了来自本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大力支持;本届艺博会将更加注重与藏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年主办方还设立专门的藏家接待服务;除了定向邀约资深藏家以外,还会加大对于年轻藏家的邀请力度;此外,积极展开与深圳各商会、企业、协会、校友会之间的合作,将优秀的展览、艺术家、作品推介给他们;在现场为本地重要藏家开辟独立藏品展示区域;与此同时,今年“艺术深圳”还将收获深、港、澳收藏家俱乐部的全力支持,最大程度上发挥区位优势。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