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007期 | 健身、美妆与自我管理
晶报APP
2022-05-17 11:09

当谈论“身体观”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儒家提及身体观时,提出了确立主体的“己身”、涵养德性的“修身”与实现天命的“诚身”三层概念。而放在当下,“身体观”从健身、美妆、整容走向个体形象,但青年作家重木指出,这样的“身体观”也同时调整着自身在具体处境中的位置。我们谈论它,其实在谈论哲学。

重木:青年作家

伴随着刘畊宏在抖音上健身直播的“意外”爆火,疫情之下居家个体的健身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此次对居家健身的讨论更多地涉及疫情居家隔离时期个体日常和生活的调整,尤其是作为一种在特殊状态下的个体身心健康的呵护。而刘畊宏专业的健身课程加上其直播间的周杰伦元素,让许多“刘畊宏女孩/男孩”快速地在这里找到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也解决了疫情居家期间许多人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关注问题。

在对于身体的管理中,健身有着漫长的历史演变以及随之而形成的特定文化。当下中国都市的健身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相关文化的影响,而其首先的着力点便是现代身体的建构与形成。在黄金麟所著的《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中,作者便研究了现代中国个体身体观的形成,而其所根据的模板便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之后所形成的一套关于身体的意识形态。在其中,一个健康、硬朗且阳刚的男性身体观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而日渐取代传统维多利亚时期文质彬彬的男性气质与男性身体观。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健身成为现代个体身体塑造的重要手段。

自我管理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在当下众多的如小红书、微博与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的健身、美容和穿着博主都是最受欢迎的门类。个体对于自身外在形象的注重一方面与它直接联系到个体的身心状态有关,另一方面也因其在面对迅速流变与发展的商业社会中的竞争而成为不得不参与的积极活动。许多健身爱好者往往通过诉诸健康或个人爱好来解释健身的必要性,而被其隐藏或是他们自身都未察觉的则是这一自我管理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即现代审美、两性气质与身体观念的影响。

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鲍尔多的《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义、西方文化与身体》中,她便指出传统主流审美背后涉及了复杂的政治、经济以及两性气质的权力角逐,“什么是美的”“女人应该什么样”“什么样的身体是健康的”都有着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形象。也恰恰如此,鲍尔多在其研究中通过关注女性的厌食症、对肥胖的焦虑和自我形象的不安发现,个体的身体具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作为思维方式、权力场所和斗争工具。而当主流意识形态遭遇个体的抵抗或是与之产生矛盾时,一种“神经症式”的身体症状便会产生,如女性典型的厌食症或暴饮暴食。在韩江的小说《素食者》中,“拒绝吃肉的妻子”最终的植物化,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女性在面对强势和弥散性的(男性)世界时的拒绝和抵抗态度。

在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中,身体也是现代政治治理的核心场域。尤其是伴随着现代权力系统和管理形式的毛细血管化,传统的“身体是灵魂的牢笼”出现了翻转,即一系列针对身体、行为和感受的规章制度开始被个体意识内化,成为其“心灵”图式,从而出现了福柯所谓的“灵魂是身体的牢笼”现代模式。现代监狱、学校、军队与公司等空间成为训练和管理身体的重要场所,并且也由此形成了对个体整个未来人生的控制。在科幻美剧《人生切割术》中,一个身体中存在着两种互不干涉的记忆和意识,而承载着一切的始终是我们极具物质性的身体。

象征富贵的大腹便便形象快速衰落

但与此同时,作为极具能动性的个体本身却也并非只能为主流的审美意识所主宰,在这其中往往充满了各种协商、拉扯与改造。而这也是许多健身爱好者在面对质疑时最常使用的辩护理由,即他们或许知道主流的审美和身体形象,但却在一种自我选择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由此塑造出有关自身且适合自身的身体和外在形象。在奥地利学者博娜德·维根斯坦的《美妆的凝视:如何改造身体与建构美丽》中,她便发现传统中被看作是“压迫”和管控女性的美妆也能为女性带来更强烈的自主和力量感,从而使得传统作为被动接受男性凝视的客体变成积极主动的主体。

而对年轻男性来说,传统象征着富贵或权势的大腹便便形象在快速地衰落,健美且阳刚的身体成为展现其自制力、性魅力与男性气质的新形象。越来越多的男性在欧美影视或日韩偶像明星的影响下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形象,且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充满了竞争,如典型的欧美式肌肉男性和日韩俊美男生形象。但无论如何,男性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关注日渐取代传统认为“不修边幅”才是真性情的男性自恋论。尤其当许多男性批评女性对外在形象过分执迷时,其背后所流露出的男性霸权意识和焦虑也难以再被忽视。

个体身体与形象的复杂和矛盾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传统中对个体外在形象的管理、锻炼和修养往往会被看作是对个体心灵或精神气质的展现。“美容颜”本身并不仅仅只是爱慕虚荣或爱美之心,这一有意识的自我修养与生活审美化的关注背后往往体现出更加复杂的关于真理和心灵的秘密。虽然这一古典意识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被解构与修改,但它却也始终会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福柯在其法兰西课程《主体性与真理》中便通过对古希腊修身技艺的追溯,企图建构一种新的伦理化、风格化的现代主体形象。它不再依靠外部的规章制度,而仅仅根据对“自己的关心”建构出自我的形象,而这也恰恰是一种相应的生活风格。

在当下这个充斥着消费主义与商业气质的社会中,关于个体身体和形象有着最复杂和矛盾的状况。一方面商业与消费主义持续影响着我们对自我身体和形象的看法,并且与黄金麟所指出的——现代中国个体的身体从一开始就牢牢地镶嵌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中——一起主宰着当下个体的身体观;另一方面,个体也从其中各取所需,利用健身、美妆甚至整容手术来改造与建构自己所心仪的身体形象,从而在塑造自我的同时也调整着自身在具体处境中的位置。在这里并不存在绝对的“控制-被控制”模式,而往往是一种更加多元、复杂和具体的协商与冲突。

延伸阅读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美)理查德·桑内特 著

黄煜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这是一部从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生活互动视角切入的另类的文化史著作。作者打破传统史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大要素,考察了人类文明演进,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架构。本书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另类视角阐述了历史和现代发展,涵盖历史学和社会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颇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原标题《聚光灯 007期 | 健身、美妆与自我管理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