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文湾区 | 聂冰:透过交响乐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

读特记者 魏沛娜
2020-07-14 08:11
摘要

深圳交响乐团不只是为深圳服务,更是在为湾区服务,这种服务随着未来大湾区城市合作交流的加强会进一步提升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先后颁布,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迎来新机遇,也意味着深圳的文化发展前景可期。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出台,大湾区文化圈建设重点工作已全面启动。“人文湾区”不仅是一个多层次、开放性并有着巨大生成力的创新理念,而且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为此,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深圳商报》联合开辟“共建人文湾区”专栏,推出系列访谈,邀请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以下为系列专访第十五篇,专访深圳交响乐团团长、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聂冰。

“大湾区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也是非常大的音乐市场,有了这个市场,势必就会有大的演出群体;有了大的演出群体,就能更好地为大湾区老百姓服务,并将会推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近日,深圳交响乐团团长、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聂冰在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人文湾区,既要加强粤港澳三地的音乐交流合作,又要重视音乐教育,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要透过交响乐去讲述大湾区的人文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

▲深圳交响乐团团长、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聂冰

读创/深圳商报:过去,音乐在大湾区的交流合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共建人文湾区为何需要重视音乐?

聂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交响乐团都在不同的城市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且这些努力都辐射到周边的城市。像深圳交响乐团连续两年担任东莞草坪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演奏团队,这就是湾区的辐射作用。也就是说,深圳交响乐团不只是为深圳服务,更是在为湾区服务,这种服务随着未来大湾区城市合作交流的加强会进一步提升。我们也在努力思考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在湾区进行演出。

事实上,深圳交响乐团跟广州、香港和澳门的乐团的合作都很密切,今后还要加强交流合作。同时,我们平时也在努力汲取学习各地的文化,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到惠东考察当地的渔歌,音乐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就是想从中学习这种原生态的音乐,从中提炼打造出交响乐的音乐因子。这也是大湾区的文化力量。我们希望透过大湾区的平台,把我们的作品推出去,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读创/深圳商报:粤港澳三地的交响乐团平时有怎样的合作基础?

聂冰: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园,祖国强大,文化就会跟着强大。像香港管弦乐团成立较早,水平较高,更加国际化,属于拥有世界级水平的乐团之一;澳门乐团比较小,成立晚点,成立初期深圳也派了人员过去给予支持,大家的关系很密切。深圳交响乐团的团员除了有来自内地的演奏人员,又有来自港澳的演奏人员,这使我们在文化交流上更加密切。又比如香港管弦乐团董事局主席刘元生先生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企业家,他经常来我们这里指导。

其实,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管弦乐团的乐器、设备比深圳交响乐团的好很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深圳使用的乐器、设备也可以跟香港的媲美。因为如果乐器拉不平衡,两个乐团怎么合作呢?现在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平和乐器设备基本上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但是我们还在完善之中,只有水平相当才能合作。所以,深圳交响乐团近年来也在努力改革提升,不断提高乐团实力。

另外,我们这些年来不忘抓自己的作品,因为交响乐是舶来品,但怎么在我们的土地扎根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文化自觉,应该更加努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产生影响。比如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策划的深圳交响乐团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于去年4月首演,后受邀赴上海、广州、杭州、西安、兰州、延安、澳门,以及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意大利贝加莫、卡斯特罗城、德国纽伦堡、慕尼黑等境内外多个城市进行了巡演,受到了专家、观众的广泛欢迎和赞誉。

读创/深圳商报:广州、香港、澳门都有自己的音乐学院,而目前深圳音乐学院正在筹建之中,这对深圳乃至大湾区来讲有何重要意义?

聂冰:深圳音乐学院的成立势必对深圳文化有重要的影响。世界一流的城市都有一流的交响乐团,也有一流的音乐学院,这是如影相随的。像纽约、巴黎、莫斯科等城市都有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其中纽约有茱莉亚音乐学院,莫斯科有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现在深圳音乐学院也正在筹建之中。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需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才。现在深圳的音乐人才基本上都是从外面引进的,若干年后,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建设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人才优势,不论是科技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要能培养出人才,目前深圳正在补这方面的短板。音乐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音乐学院对一座城市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深圳气质、深圳精神、深圳特色。

所以,我们希望深圳在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上都能成为世界一流城市,当深圳音乐学院建成以后,让深圳的孩子想学音乐也能在自己的城市学习,同时也能让大湾区的孩子方便就近学习。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李耿光

(作者:读特记者 魏沛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