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罗湖区委七届四次全会在罗湖会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并对罗湖区今年以来工作进行总结,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2017大干之年,各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报告提出,2017年是推进罗湖振兴的大干之年。上半年,罗湖区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二季度增长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7.1亿元,增长8.6%,创近四年同比新高。年初计划的各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城市质量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自去年“12·20”棚改全面签约暨房屋拆除启动以来,全体棚改人以“敢担当、善作为、讲奉献、论实绩”的精神,勇破棚改“天下第一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8月29日,当事人户数签约率达99.29%;搬离93017人,占比99.98%;拆除房屋1253栋,占比93.02%;涉及的2所学校、8所幼儿园共3236名师生全部得到妥善分流安置。
今年1-7月,城市更新开工项目7个,完成市建环委审批项目7个,在册登记项目93个,在建项目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31亿元,同比增长38.3%。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更新单元规划通过区级审批并完成公示;笋岗-清水河作为市级重点开发片区,在建更新项目达到9个。
今年,罗湖强力推动强区放权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消费型经济、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等6项重点改革,继续深化棚改、旧改、医改等5项重点改革,前期探索区属国企、政府投资管理等3项改革,形成了“蹄疾步稳、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华南地区首家国家级版权登记机构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在罗湖正式启用;完成“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课题研究;全力打造“一河六圈”消费格局,助推商贸业稳定增长。
今年上半年,罗湖九大类民生支出150.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8.1%。通过深入挖潜新增班级61个、学位2830个。成功引进高层次医疗团队5个,罗湖医院集团牵头制定的《医养融合服务规范》成为全市标准。886个民生微实事项目进入审议程序。初步建立区、街、社区三级河长体系,上半年完成54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改造、105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已改造小区总数居全市首位。对8处逾期临时建筑和一级水源保护区内70栋违法建筑开展专项整治,对全区山边附近违法建筑进行排查建档,实现“安全管治”全覆盖。1-7月,辖区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27%。
与会人员正在认真听取报告
以“四硬”精神全面推进罗湖振兴
报告指出,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作出了系列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是罗湖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更实的干劲,来破解老城区各种瓶颈难题,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罗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罗湖必须坚决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的部署,以“四硬”精神统领全区各项工作,落实“硬要求”,拿出“硬举措”,展现“硬作风”,锻造“硬干部”,坚持“实”字当先、“干”字为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罗湖振兴。
在保持大局稳定方面,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十大专项”行动,加快“房中房”、43家再生资源回收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确保完成179个老旧住宅区和23个城中村消防管网排查治理,70个台区老旧电气更新改造,185处地面坍塌隐患监测整治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力度。9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9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全覆盖管理,年内实现对全区建筑物、出租屋、实有人口等要素的全采集。
在推进经济稳中向好方面,加快推进深圳红岭基金产业园招商运营工作,引进100家私募机构入驻,实现平台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引导黄金珠宝产业高端发展,推动珠宝大道和珠宝博物馆建设,整合智能制造资源,打造珠宝工业4.0。坚定不移推进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加快智慧城区建设,构建“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工作体系。积极规划建设口岸经济带。
在拓展城区转型发展空间方面,力争全年新开工14个项目,储备6个开工项目,在建及建成49个项目,新增产业空间59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推动蔡屋围、湖贝两大统筹片区更新项目年内开工。坚持以规划建设为中心、以服务棚改当事人为重点、以法治攻坚为突破口,确保棚改工作稳步推进。围绕“零增量、减存量”目标,统筹谋划下一阶段乃至明年查违工作。启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70栋违法建筑拆除前期工作。
在推动年度改革方面,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稳步构建“大代购”“大代建”“大平台”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强化采购单位一把手履约验收第一责任。优化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扩大“菁英人才”规模和政策覆盖面。以列入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国试点为契机,制定公开标准、创新公开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系统梳理市里下放的164项事权,进一步规范事项权责清单,整合理顺权责关系。加快推进“一河六圈”建设,推进东门升级改造。筹划举办全市消费型经济改革创新大会和礼享罗湖活动,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专项扶持措施,保持传统商业中心优势资源。
在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方面,制订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压实治水责任,落实“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开展“一河一景”前期规划研究。确保在年底前完成389个排水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95个小区3.9万户优质饮用水入户。确保年底前完成深圳河(罗湖段)、布吉河(罗湖段)黑臭水体治理达标任务。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启动“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项目试点,推动深圳火车站外立面及周边市容综合整治提升等三大代建项目开工。推进微片区交通景观综合整治,年底前完成12条道路人行道品质提升,启动134条未移交公共道路市政化改造。构建文明城区建设常态化机制,对139个无物管小区、17家大型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系统整治。
在增进更高质量民生福祉方面,聚焦教育、住房、城区安全等民生领域,在“补短板、惠民生”行动基础上,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和民生微实事项目双轮驱动补短板。完善《2017-2018年民生微实事项目规划》,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民生问题。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18所学校新改扩建项目、17所学校“上天入地”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建立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管理办法。实施“名师工程”,推进“国际融合教育”,筹建1所“未来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设立9大教育集团。全年完成10家二类社康标准化建设,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管理机制,常住人口签约人数达到60万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达到80%。完成全年引进100名全科医生目标。
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方面,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和区域统筹作用,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四级联动治理体系。全面发扬棚改精神,加强对部门“一把手”履职承诺的考核监督。以设立区委巡察办为契机,完成全面从严治党和选人用人专项巡察。抓紧制定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组及纪委书记权责清单。
奏国际歌,全会闭幕。
见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