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一季度GDP全市唯一正增长,上半年增幅或进一步提升

读特记者 黄顺 见习记者 黎晓欣
2020-07-09 20:53
摘要

深圳市盐田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是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预计2020年1至6月的GDP统计还将延续向好态势,并较一季度有进一步提升。

深圳市盐田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是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预计2020年1至6月的GDP统计还将延续向好态势,并较一季度有进一步提升。在7月9日召开的盐田区工商企业座谈会上,区委书记陈清代表区委区政府向盐田企业家们表示感谢和敬意,承诺将继续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希望政商共同努力,一起“干成事”。

列入全省最早低风险区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盐田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在全市率先落实城中村和无物业管理小区围合管理设卡排查、“三位一体”社区防疫小组上门排查、空置房屋全部张贴提示封条等措施,被市防控指挥部作为经验推广。

针对辖区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盐田国际码头、盐田渔港这四个外防境外输入的关键卡口,该区坚持分类施策,坚决落实边境地区防范疫情跨境输入属地防控责任,对所有境外来盐人员做到“全纳管、全检测、全隔离”,慎终如始落实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少聚集、勤消杀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截至目前,盐田区累计确诊病例7例,均为输入型病例,且已全部痊愈出院,实现社区传播病例“零发生”,成为全省最早列入并一直保持的低风险区域。

上半年持续保持经济正增长

据了解,今年以来,盐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不断释放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的强大动能。一是全力以赴援企惠企,制定出台“撑企15条”“稳增长18条”措施,对重点企业灵活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实际问题超1500个,落实融资需求10余亿元,累计减租5800多万元,有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二是聚焦聚力项目建设,田心工业区、沙头角保税片区、创智核心区等连片改造项目提速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成效初显,盐田港东港区建设、小梅沙整体改造全速推进,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开发进度稳居全市18个重点区域前列,盐港东立交、坪盐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地铁8号线一期即将开通运营,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持之以恒招大引强,积极抓好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落地,加强与中国通用、招商积余等意向项目和腾讯、平安、华为等大企业接洽,成功引进幸福西饼、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等60余个优质项目,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

四是全力促消费稳外贸,鼓励引导重点商圈、特色酒店、收费景区,采取“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短视频”全渠道矩阵销售模式,谋划推出系列促消费、引客流、提热度活动,繁荣发展夜间经济,最大限度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优化重点外贸企业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据统计,盐田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是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预计上半年GDP还将延续向好态势,并较一季度有进一步提升。

逾七成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

今年以来,盐田区将超过七成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夯实平安盐田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建设全面提速。

在公共服务扩容增量方面,该区全力增学位、提质量、促均衡,深入推进“三个一”名校崛起工程,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率先达到50%。新妇幼保健院和发热门诊加快筹建,与南方科技大学、湘雅医院、省中医院等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化。落实公共住房大规模建房行动,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240套。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救助困难群众。全面助力东源、凌云、乐业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城区品质加速蝶变方面,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大梅沙海滨公园及19.5公里海滨栈道升级重建即将完工,69公里的半山公园带将于年内完工,独具盐田特色的生态翡翠项链即将全线打通。深盐路景观、东部滨海旅游观光公路等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地铁8号线沿线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确保年内完工,城区颜值气质进一步彰显。智慧城市建设提质提速,“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全面推广,城市GEP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加快编制,空气优良天数182天,优良率达100%,稳居全市第一。

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将坚定不移把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的路子走深走实,全面加快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港口经济带、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平台建设,瞄准总部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业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安商稳商工作力度,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金牌“店小二”,不断做大做强盐田经济“蛋糕”。

| 工商企业代表发言 |

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孙波

受疫情影响,今年1至5月,盐田港集团营收下降约13%,不过6月份的营收则创了历史新高。因此,今年上半年盐田港集团的经济发展可以概括为“冲击很大,恢复很快”。

目前,盐田港集团正在对后方陆域进行高效整合,希望在做好港区的同时,也把后方陆域经营好。同时,恢复海上加油项目,预计下半年能超过100万吨。此外,全力做好盐田港从“运输港”到“贸易港”的转变。

接下来,盐田港集团将毫不动摇落实“产业兴盐”,进一步推动区、港融合发展。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 解冻

整体来讲,此次疫情对万科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体现在销售、交付、现金流等各个方面。万科通过积极销售、加快回款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应对。年初受疫情影响,销售大厅暂停开放,影响了消费者购房,随着经济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市场成交也出现前期延迟的消费集中释放的情况,目前看市场已逐渐恢复,但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6月以来疫情出现了一定的反复,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疫情对万科的经营类和服务类业务影响也很大,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物业服务,疫情期间,万科物业成为抗击疫情守护业主安全的重要防线,涌现出大量先进事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再比如物流业务,高标库和冷链仓储在对抗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受关注,这为物业服务和物流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对于疫情影响,万科更加关注如何做出客户愿意买单的好产品、好服务、好项目,建立专业竞争能力,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商品管理部总经理 韦剑锋

2019年,深圳周大福营业收入为326亿元,纳税7.37亿元。目前深圳周大福用工人数为1623人,集团大厦及黄金珠宝大厦办公总人数为2066人。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6月,公司营业收入138.57亿元,同比下跌22%,预计全年营业收入303.08亿元,同比下跌7%。目前全国共有3629家分店,未来周大福将加大开拓中国内地市场,将全面以加盟形式铺开下沉渠道,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以周大福核心品牌为主轴,周大福相继推出多元化的零售体验,包括周大福艺堂、周大福荟馆、体验店和周大福钟表,以及HEARTS ON FIRE、T MARK、ENZO、SOINLOVE与MONOLOGUE等其他品牌,以迎合顾客需要之多样化。

疫情期间,周大福实体店通过云柜台、自动售卖机实现无接触销售,为顾客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带来新的购物体验;线上通过直播、云商365的方式进行销售,实现全渠道营销。虽然目前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全国分店已基本正常营业,政府出台政策促进销售,但珠宝非生活必须,预计疫情过后珠宝企业的经营仍会持续受到影响,经营的回暖还需要一段时间。

前期政府来访对公司现存在的人才认定、知识产权、促进消费问题进行了了解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相信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一定可以攻克难关,为盐田的发展做出贡献。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林庆文

目前,盐田国际全力打造翡翠岛航运中心,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盐田国际把翡翠岛打造成航运服务中心,集货代、报关、单证、航运物流、商贸服务、跨境电商、金融、保险、船公司总部等一站式服务,起推动引领作用。结合《盐田区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建议区港合作,吸引经营东南亚航线的船公司、驳船公司以及大型船代、货代公司等,将总部转移至盐田。

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区、港、关三方合作。盐田国际与海关联合推动新监管方式的创新,新海关查验平台的建设;借组合港模式,推动铁路内陆港、珠三角内河港与盐田港组合联动;推动“中转集拼项目”在盐田港区落地,成为国内首家在港区内开展中转集拼业务的集装箱码头,模式运转成熟后可吸引大部分到香港、新加坡中转的货柜回流,也可吸引周边东南亚等地区的货物前来中转,并推动电商、海运快线业务;区港联动、共同研发、实景测试,推动港口相关高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落地盐田,推动盐田后方业态的整体转型升级。

深圳市大百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客家商会会长 温纯青

公司建议,产业发展要短、中、长期相结合。短期“招大商,招优商”,目前大百汇已吸引70余家优质企业来盐落户,并引入新华联集团南方总部,目前正在积极引进广东圣丰集团、嘉元科技落户盐田。中期积极促进国高企业、中等规模企业发展,积极建设企业的孵化、加速、上市分阶段培育平台和体系,定制化推进企业发展。长期战略主要在于培育科技企业,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基金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在科技服务与技术引进上,打造科学转化平台+产业项目集群,为盐田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创新型滨海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作为盐田区重点发展产业,都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目前这两个产业都处于爆发初期,并且长期被市场看好,或将成为社会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小而美的盐田,更需要积极利用后发优势,留足提前量进行规划,以专业化产业运营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将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培养成区域经济发展名片。

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灵活优势,以相对科学和稳定的政策,作为导向和支撑力量。有机结合民营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以及生态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势,才能让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在相应板块投入和探索,不断创新,稳步向前。

大百汇集团希望政府继续以往生命健康产业扶持力度,2017年园区生命健康产业政策面临到期,希望政府可以将其延续,继续从政策层面支持园区招商工作。同时快速推动产业园一期提容加建项目,以保证后期有足够的空间引入优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

深圳市鹏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成鹏

鹏广达集团深耕盐田20年,业务范围涵盖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建筑工程、商业运营、物业酒店、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总资产一百多亿元。2019年,鹏广达集团在盐田区纳税约3.45亿元,自2015年至今,在盐田区纳税累计总额达15亿多元。

自疫情来袭,鹏广达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金斗岭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已经实现了“奋战60天完成地下室封顶”的目标,该项目计划今年10月份推向市场。鹏广达湾区壹号项目,目前已完成57层底板浇筑。

作为盐田区慈善会副会长单位,鹏广达集团积极参与盐田区“抗击疫情捐赠”“乐业县花坪镇鹏广达幼儿园捐赠”“扶贫济困日捐赠”“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等慈善公益活动,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鹏广达集团党支部在盐田区非公党委的指导下成立,通过党支部共建、红色之旅等党建活动,加强公司党员的党性教育,动员优秀员工加入党组织。鹏广达集团积极向区工商联靠拢,向更多优秀的企业学习,与工商界的朋友一道,一方面积极履行企业维稳义务,不给政府添麻烦,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设更好的城市环境,共同推动盐田区的发展。

深圳市安多福消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盐田区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 吴岗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开始,安多福全线投入生产,坚持“人停机不停”原则,顺利保障深圳市、广东省及周边辐射地区防疫防控物质的供应。今年1月至6月,安多福累计纳税额超过1千万元;向武汉疫区、深圳市各大医疗卫生系统、社会各界及“6•30慈善捐赠”等机构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1千万元。

安多福一直以来致力于生命健康产业及预防医学领域的专研。本次疫情催生了一千倍的市场规模,安多福的产值、产能规模也有巨大的空间。

公司希望政府层面能给予相应政策,出台惠及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办公场地费用上给予支持,提供大量廉价的出租房吸引更大的人才到盐田来发展。由此形成人才聚落、产业聚落,进一步吸引更多投资落户盐田,推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整体前进。

安多福已经做好准备,计划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启动上市。

深圳市有信达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小斌

有信达公司在盐田经过20余年的奋斗,已逐步从传统物流企业成长为现代互联网+高科技物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

近年来,有信达积极各大国企合作、电商企业合作,先后与万科合作打造大湾区冷链产业、南山集团海外仓布局,联手中国邮政(深圳跨境试点,深圳首家进口CC和BC,9710,9810试点),与阿里、京东战略合作,引进几家重点电商和冷链企业(京东,阿里,泰森)。

目前,有信达和盐田国际合作,利用盐田国际码头的地缘特点,积极拓展多国集拼(MCC)创新业务,在盐田港区监管仓库内开展多国集拼(MCC)项目,以此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货物通关效率,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程度,同时丰富盐田港区服务功能,对聚集高附加值港口物流产业、提升盐田港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地位,带动盐田港箱量增长盐田区百亿贸易额增长。

有信达与沙商贸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利用中英街、盐田综合保税区的地缘特点,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盐田区政府将中英街定位为商贸旅游区的契机,合作构建和运营“中英街旅游消费综合服务平台”,以此联通中英街与盐田保税区,便捷通关、快速物流;在中英街开展进出口商品展示业务,开设电商平台,“买全球,卖全球”;将中英街打造成为免税、保税商品交易中心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色小镇及休闲旅游购物的目的地。联合打造盐田新名片,国际旅游购物体验示范城区。

在疫情形势下,有信达克服重重困难,加大投资力度,与万科共同打造的万纬有信达智能供应链物流园项目拟建设成集冷链全链条产业基地、高端食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等先进业态于一体的智慧冷链物流综合体,追加1.5亿元的物流园投入,原资产投入预算为7.5亿元现项目预算资产投入9亿元左右。

有信达希望政府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其发展,指定领导挂点企业指导及支持企业的工作,特别是在万纬有信达智能供应链物流园项目能给予“一企一策”重点扶持、临建用地、项目统筹协调、产业招商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政策扶持。

深圳码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鼎隆

码隆科技之前专注于零售行业,客户包括沃尔玛、海尔、顺丰、蒙牛、友宝等知名客户;主要产品有人工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智能称、红外测温仪等;其中智能称产品已经在沃尔玛中国100家超市规模商用。公司所有的产品均是基于码隆自有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平台开发而来。

码隆科技按原计划今年将在美国获取几个大合同,支撑公司在2021年登录美国资本市场。但是受当前中美关系的影响,在美国的合同基本被取消,美国资本市场也基本对中概股关闭。为此,经过与中外投资人的多轮沟通确认,码隆科技目前已经调整了业务方向:保持原来的零售业务基础之上,基于已经积累的产品和技术,开拓国内的新基建市场,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基于国内的人工智能新基建浪潮,码隆科技未来三年规划如下:

2020年下半年努力开拓新基建项目,目标市场为深圳市、广州市和宁波市,争取将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新基建市场落地,树立标杆项目,财务上争取打平;2021年基于新基建的标杆项目,开拓国内其它智慧城市项目,力争合同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财务上实现盈利;2022年形成批量的规模客户群,主打产品均要做到市场占有率前三;合同销售额到1.5亿元,财务上持续盈利;满足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条件;2023年开始登录国内资本市场,为进一步的发展获取更大资金的支持;同时也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盐田高科技企业的旗帜之一。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李耿光


(作者:读特记者 黄顺 见习记者 黎晓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