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志愿者日记|陈蓉盛:“我不怕被骂‘骗子’,就怕对方不接电话”
陈蓉盛
2022-03-18 15: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陈蓉盛

益田小学音乐老师


服务岗位:福田区沙头街道支援流调工作

通知一来,说走就走

看到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基层人员的不易及辛苦,我毫不犹豫报名成为抗疫志愿者。虽是教师,但在疫情之下,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也能从三尺讲台走向抗疫防疫的“战场”。

2月17日下午四五点,老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学事宜,我收到了出征的通知,当天晚上7点到一家酒店集合。

酒店就在福田区沙头街道,那里的会议厅很大,一眼望过去非常多人,大家都很忙碌。报名的时候我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一开头还以为是在社区里当志愿者,后来才知道是支援流调工作。

当时,我们负责寻找福田区第一例确诊病例的时空交集人员。这个任务很紧急,因为根据这个病例的流调信息,与他有过时空交集的就有3万多人。

那天晚上,我们首先在酒店培训,跟工作人员学习怎么做电话流调。整个培训时间不长,主要还是靠自己去消化和记熟,最起码自己心里有数。

培训完后,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因为第一次做这种工作,没经验。我怕接到电话的人不配合,挂断我的电话;也担心不知道怎么开口,问题没有问到位,工作没做好。但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这全新的工作。

电话被挂断继续打回去

2月18日早上,工作正式开始。我们被分配到不同的流调小组,开展大数据核查、信息统计、人员沟通等工作。每个人都要领一批电话号码,当天必须打完。每打完一个人的电话,我们就要把这个号码对应的流调信息录入电脑里。所有电话的信息登记完成后,会提交给固定的工作人员,接着我们又领下一个任务。

陈蓉盛做流调工作期间领到的老人机和流调工作指引

第一天,他们分配给我的电话号码有100多个。当时现场应该有上百台电话机了,但还是不够用。3万多名时空交集人员,这是多么大的量啊。

一开头电话不够,我就用自己的手机。由于手机没有来电提示,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骗子,他们有的不接,有的接了也不相信。一上午打了好几个电话,没有一个是登记成功的。后来,我跟旁边的同事轮流使用一部座机,情况才算好了一些。

中午,工作人员找通讯公司帮忙,给我们每人配备了一部“老人机”。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这些“老人机”专门设置了来电提醒功能,能让对方知道我们的身份,电话被接听的概率也就提高了不少。

接电话的人大多比较配合,也有些人语气比较烦躁,因为他们不止一次接到类似的电话。他们曾经逗留过的社区或街道都会给他们打电话,反正宁愿重复工作,也不能错过一个。

按照指引,我们要问对方的姓名、去过哪些地方、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有的人一听要身份证号码就很反感。他会反问,你为什么要问我身份证号码;也有人直接说,我不会给你的,除非你上门来我就给你。

有人就是不肯说,有人直接把电话挂了。我的心情有些沮丧,但还是努力坚持。接下来的沟通中,我设法与被联系人共情,接受他们的怀疑,理解他们的恐惧,最终赢得了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那段期间,我们每天都有100多个电话任务,有时候还会来紧急任务,群里一般会通知大家放下手头已有的信息,先做这几十条紧急的。

我没有时间喝水,早上打好的一杯水,经常到晚上才喝完。其实有时也是故意少喝水,这样可以少上厕所,否则任务很难完成。而且中午也打不了电话,中午1点到2点打电话的成功率很低,晚上倒还好,毕竟深圳“夜猫子”多。任务多的时候,我也试过工作到晚上将近11点。

打流调电话就像是拆盲盒

很多时候,打流调电话就像是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电话会打给谁,这一通电话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的人接到电话后比较担心。我记得有一个年轻女生,接电话很慌张,问我她是不是被传染了。我马上跟她解释什么是时空交集,一边安慰她,一边向她了解近期的情况。那个女生很配合,所有问题都很认真仔细地回答,生怕漏掉一个环节。

陈蓉盛在支援流调工作。(右一)

有时候接听电话的是老人家,他们说话带着方言。最怕遇到说潮汕话的,那是完全听不懂。我遇到过一位说潮汕话的老人,他不会讲普通话。我只能问老人家身边有没其他人,可以把电话交给旁边的人听。老人找来了一个年轻人给我们俩“翻译”。这通电话也是用时最长的一次,大概有10分钟,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一两分钟就结束了。

有的人认为,和在外边风吹日晒相比,坐在室内打电话轻松多了,但其实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辛苦。虽然不用花费很大的体力,但它需要脑力劳动,来自环境的压力、负面情绪、烦躁感是没断过的。

我倒没有什么负面情绪,看着流调名单里一个个号码被“消灭”,还挺有成就感的。记得有一次打给一个20多岁的女孩,挂电话之前,那女孩对我说,你们辛苦啦,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我们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那一刻,我内心的成就感就更强烈了。

一天里,上百个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一遍遍地耐心确认信息。我不怕被骂“骗子”,就怕对方不接电话。我经常会说“很快就好了”“再坚持一下”,因为我觉得,这几句简单的话也许就能给对方很大的支持,人和人之间需要用体谅让这种温度流淌。

相信在众人的齐心抗疫下,我们终将驱散疫情阴霾,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原标题《我的抗疫志愿者日记|陈蓉盛:我不怕被骂“骗子”,就怕对方不接电话》)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新闻网-曹亮
(作者:陈蓉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