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战疫好声音 | 他们,在战疫一线与疫情赛跑
深圳特区报
2022-01-26 23:41

1月26日零时,深圳人在小年夜里收获了好消息:全域低风险,行程卡“摘星”。自1月7日报告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到春节前5天重回“低风险”,深圳在同时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下创造出的“深圳速度”,是无数人默默付出、无畏坚守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结果,平凡的你我,每个人都是英雄,汇聚微小的力量,也能无坚不摧。今天,我们找到一起亲历这场战疫、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千万“平凡人”的代表,以他们的视角观察,以他们的口吻讲述,共同发出最温暖有力的“战疫好声音”。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彭国华:疫情就是命令,1月6日晚,刚从办公室回到家的我就被一通急促的电话召回,其他同事也都从家中往回赶。警报拉响,大家迅速进入了“应急防控状态”,市领导带领我们连夜开展应急处置,听取情况汇报、研判、决策,按照预案紧张有序投入战斗。凌晨一点多复核阳性后,按市领导指示,我们立即起草第1号通告、新闻稿,在天亮前定稿,最终赶在市民上班前发出,让权威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千家万户。15号晚上接报坪山发现一例疑似奥密克戎病例后,我们经历了更加繁忙紧张的一个晚上。这段时间,我和同事都以办公室为家,任务来了随时上,以最快速度做好上传下达,让防控措施跑赢病毒,拼尽全力守护这座城市。经过这次疫情处置,我深深觉得深圳的防疫有两方面优势,一个是党委政府有章有法,有了疫情,科学精准快速扑灭,将影响降到最低,少扰民;另一个就是市民朋友非常支持配合防疫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疼痛科护士长朱海燕:1月7日晚22时30分,接到紧急采样任务,夜幕下的集合路上我不慎跌倒,迅速爬起来继续前行,第一时间抵达集合点。作为一名青年的医护人员、共产党员,此刻我已忘乎疲倦,无惧伤痛,迅速投入工作,带领队友通力合作,确保物资、信息数据及采集标本安全,与队友连续奋战16小时,高效完成社区核酸采样任务。这个月,我已连续3次参加紧急采样任务,我们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科护士张华琴:1月7日疫情发生后,接到120调度指令,我们穿好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防护面屏,奔向停车场内的负压车,随时出发前往龙岗、罗湖等地转运患者。有一天深夜,我们将居住在罗湖封控区内的一名外伤患者,转送到定点医院治疗,再送患者回到封控区,当时看到患者走出医院时病情缓解,他给我们道了一声“谢谢”,我心里一暖,眼泪都快掉下来,觉得自己的坚守很有意义。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检验中心核酸实验室徐宁:当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我知道一场艰苦的战役又打响了。作为一名医院检验中心核酸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我开启了“白+黑”的模式,工作时间急剧延长,吃、住基本就在医院,只为了确保每一份核酸检测结果更精准,和病毒扩散抢时间。每日穿着防护服工作6至8个小时是常态,有时候凌晨来了样本,我经常坚守到当晚最后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出炉才换班,个人的日检测量达到4000多管。只有我们的检测速度足够快足够准,才能更好地配合溯源。

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研究所新冠溯源团队队员朱灿:1月7日凌晨以来,我始终奋战在核酸检测和病毒溯源的最前线,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一收到样本,马上进行测序,快速精准分析结果,为深圳疫情处置赢得时间。15日早上五点多,我赶到实验室做基因测序,后来团队顺利测出奥密克戎全基因组序列。深圳几次疫情中,我们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测序又快速又精准,为深圳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护士张源芳:在这两年的疫情中,我三次主动请缨进入应急院区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到抗疫一线救治患者,是我们白衣天使的职责和使命。这一次疫情中,我主要负责护理感染密克戎变异株的患者,穿着防护服、戴三层手套、戴着面屏为患者抽血、采核酸等。我们的付出也时常获得患者们的肯定,他们跟我们道谢、竖起大拇指,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医生李晓鹤:1月8日起,我到应急院区救治病人,这两年来,我们医院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医院,积累了医疗救治的经验,在面对这一次本土疫情时,迅速做好人员、物资等各项准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段时间以来,我都是24小时值守在岗位上,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每天到病房查房,悉心为患者们提供治疗,看着患者病情一天天改善,觉得自己再累也是值得的。

罗湖区水贝万山封控管控区外围管控组组长黎雄轩:1月8日凌晨,我们对水贝万山相关区域进行了封控管控,外围管控组人员实行一天三班倒,由下沉干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共计240多人在封控管控区外围开展各项服务工作,虽然工作内容多且工作量非常大,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同事们都抢着干活,没人叫苦叫累。作为组长我也会身先士卒,为年轻的同事做出表率。

罗湖区水贝万山封控管控区医疗保障组组长杨薇:作为封控管控区医疗保障组组长,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保障居民群众的各种医疗需求。我们借助翠竹街道建立的“万山保障”通讯群,迅速解决了水贝万山管控区内一名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送医问题。在详细排查中,我们医疗卫生保障组对管控区内独居和身体不便老人数量等重要情况实行分片管理、分类服务和分级保障,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守护大家的健康。

龙岗区坂田街道新天下疫情封控管控区指挥部副组长罗永华:新天下封控管控区是此轮疫情最早划定的封控管控区之一,在没有任何工作范本的情况下,我们迅速调配力量对封控管控区实施“高、快、全”规范化服务管理。新天下封控管控区内共有2770多名隔离人员,但是指挥部有只有170余名工作人员。即便如此,我们在服务上仍做到“全渠道、全方位”。全员被分成不同的工作组,细化生活服务、解决医疗需求、缓解工作急需,还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楼栋微信群、成立“暖心服务队”。居民里有一位血透的患者两天要去一次医院,我们安排专人专车陪同接送;管控区里一家酒店里的外地客人家中遇到了突发困难,我们就帮助联系当地的资源予以解决。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有的同志最多时连续38小时没有休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个封控管控区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为后续其他片区的管理提供了借鉴。

龙岗区吉华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徐钰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把指挥部平移到管控区“一街之隔、一步之遥”的地方。热血后浪,砥砺青春,激流勇进。大家在街道统一部署下迅速响应、主动担当,“疫”往无前地投身于指挥部的一线抗疫服务工作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纷繁工作,刻不容缓,昼夜交替,互相补台,大家谁都不道一声疲惫,谁都不肯先离开岗位,青春之火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现场燃起熊熊斗志,升起明日希望。

龙岗吉华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姜皓迪:作为街道新入职的公务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迅速响应号召,“疫”往无前的参与到各项疫情防控服务工作中,希望能展现出青年“后浪”的砥砺担当。

坪山区坑梓街道疫情防控综合协调组组长温远松:从管控第一天开始,我们就给每户配发了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和物资,工作组每晚都会盘点并及时补充,确保管控区内居民的一日三餐、生活用品以及外卖快递等,都能配送到位。我们专门成立8个微信群,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尤其是特殊群体,帮助居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坑梓街道义工队队长郎丽媛:疫情突发,当时孩子刚刚放寒假,但我实在顾不过来。多年来,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往哪里冲。在管控区现场,我和义工朋友们主要负责物资登记、消杀、分类、编号,再转运到指定区域,配送至居家隔离的群众手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工作中我会尽所能满足群众需求,用真情把关心、关爱带给每位居民。

深圳市工信局公务员李伟:从2020年底开始,我“下沉”到坂田街道坂田社区工作,其间经历了多轮疫情。深圳处置疫情的快速、合力、温暖,是我个人最大的感受。“0107”疫情发生时,凌晨3点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召集完毕,早上6点就开始测核酸了。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负责的核酸检测点做了多轮核酸,总计有五万四千余人,虽然现场能看到的常常是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有志愿者,但其实从上到下,配合的部门人员是相当多的,形成了一股抗疫的合力。

龙岗街道新生社区网格员林华盛:此次抗疫我主要负责数据排查、健康监测、协助驿站隔离人员转运等工作,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是感觉辛苦是值得的,尤其现在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心里很开心,也感觉通过此次疫情,大家更加团结了,义工力量更加强大,学校老师、医护人员默默奉献,居民发自内心感谢我们,积极配合网格员工作,无形中减少了工作压力。我想,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让深圳战疫如此温暖和高效。

深圳志愿者吴艳萍:我是罗湖区莲馨家园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中的一份子,在一线,我收获最多的还是感动,那几天正赶上深圳降温,上至坐在轮椅里的大爷大妈,下至抱在怀里的幼童,都有条不紊地配合着做核酸检测,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和慌乱,更多的是居民们的理解和配合。一个“请”的动作,一个“肯定”的点头,无需多言,我们都能互相“get”到对方的意思。在我休息间隙,一位小女孩跑到我面前,拿出她刚买的棒棒糖放在我手上说:“姐姐,你辛苦了!”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假期支援抗疫一线的莲南小学体育教师罗攀:疫情发生以来,我一直驻点在新华外国语学校大数据排查指挥部,与来自罗湖7所学校、56名老师一起从事大数据流调溯源工作。每天工作时长达12小时,平均打100多通电话,凌晨收工是工作常态。老师们各显神通,粤语、客家话、潮汕话、江西话、湖南话等方言齐上阵。特别是与老人沟通时,我们发挥出教育者的耐心与爱心,仔细聆听,耐心讲解。虽然疲惫,但电话那头的理解和感恩让我心里暖暖的。不少居民会感谢我们的付出,因为有我们在,他们会觉得温暖和踏实。

假期支援抗疫一线的布心小学组工干部练奇彪:“是49栋丛先生吗,您近几日都去过哪些地方、见过什么人?仔细回忆下……”类似这样的流调电话,每天无数个从我手中拨打出去。为了不让干燥的口腔和酸痛的腰部影响工作,我每打完几个电话便会赶紧站起来活动下腰部,喝一口水。从自己单位布心小学的课堂走进新华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改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工作职责与使命。

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医生心理健康科心理咨询师连少贤:疫情期间,居民可能会面临压力大、焦虑等情绪状态,我们心理疏导小组及时回应市民的来电咨询,也与街道社区紧密配合,处理多次心理危机的状况,有效地为受疫情影响到的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倾听和给予察觉接纳情绪的意见,为居民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采写记者:罗莉琼 任琦 罗实宜 冯庆 许舜钿 杜澎 滕礼 王小虎 罗世伟 赵萌 罗立兰 吴璇玲 肖雄鹏 戴晓蓉 庄瑞玉 杨丽萍 韩文嘉 吴亚男 闻坤 戚金城 宁若鸿 黄子芸 焦子宇 沈勇 易东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