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源起于“高校禁用通知”的充电宝安全危机,正引发行业变革。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集体停用罗马仕充电宝事件冲上热搜,随即罗马仕、安克创新两家企业召回超120万台产品,并牵出国内最大软包电池供应商安普瑞斯的“质量黑洞”。
危机如多米诺骨牌般扩散:电商下架、快递拒收、民航禁令接踵而至,而网售充电宝产品不合格率逐年上升的抽检数据,更是撕开行业低价“内卷”蚕食安全底线的现实。行业风暴中,头部品牌锁定高端电芯进行合作,工信部启动17项强制性国标修订。
动荡过后,用户们对充电宝更新换代的新需求,是否会给市场带来新机遇?
6月29日,华强北档口正在售卖的各类充电宝。
风波源起:“高校禁用通知”撕开充电宝“芯病”隐患
北京21所高校于6月初相继发布通知,要求师生排查并停用罗马仕 20000mAh充电宝。随后,关联话题频频登上热搜,热度持续攀升。“这次行业的风波大概就是从‘高校热搜’开始的。”一位充电宝行业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如此描述事件的起点。
紧接着,罗马仕、安克创新接连发布旗下充电宝产品的召回公告,在国内市场的召回数量分别为49万台和71.3万台。而后,充电宝行业上下游多家品牌商的产品3C证书被暂停、关键原料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被吊销。一场由罗马仕产品“点燃”的火,最终蔓延至整个行业。
安克创新在其召回公告中表示,公司在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据界面新闻报道,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士确认,涉事电芯供应商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下称“安普瑞斯”)。
公开信息显示,安普瑞斯位于江苏无锡,2014 年由美国Amprius全资子公司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从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及其部件的生产销售等业务。前述业内人士透露,安普瑞斯堪称国内充电宝软包电池第一大供应商,“在此次事件之前,它几乎是业内品质的代表。”
随着事件发酵,一张由行业网站“电池交易网”制作的表格被广泛传播。该表统计了使用安普瑞斯电芯的充电宝品牌及型号,小米、绿联、倍思、安克、罗马仕等知名品牌赫然在列。一时间,这张表成了消费者的“避雷黑名单”。
图源:网络
6月底,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国家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现,安普瑞斯持有的70余个3C认证证书均显示“暂停”或“撤销”状态,涉及产品多为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
6月30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就安普瑞斯电芯问题回应媒体称,目前正在调查中,后续会统一对外发布。
波及范围远不止安普瑞斯。罗马仕、安克创新、小米、绿联、倍思等多个移动电源品牌的3C证书,均被变更为“暂停”状态。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证书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用于其他经营活动。
截至发稿,除罗马仕、安克创新外,受波及的数十家品牌尚未面向消费者发布公开声明。另据界面新闻报道,召回事件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通知绿联、倍思等深圳本地充电宝企业,要求其对电芯展开自查。
危机蔓延:商品下架、快递拒收、航空禁运三重围困
危机的后果,迅速传导至各个层面。
日前,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罗马仕充电宝”,结果均显示为“抱歉,没有找到商品”,相关产品在主流销售渠道全面下架。
此前,罗马仕、安克创新在召回公告中均将问题指向电芯隐患及其可能引发的燃烧风险。如何邮寄召回充电宝成为消费者们的一大难题。记者曾于6月23日咨询顺丰、韵达、中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客服,得到的答复均是“充电宝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无法邮寄”。
京东物流虽未完全禁运,却提出了严苛的揽收要求。例如,必须提供完整的原始包装等。
面对无法通过常规物流寄回召回产品的现实,罗马仕、安克创新纷纷推出用户自行处理方案。用户需将充电宝电量耗尽后,用盐水浸泡24小时,再自行安全丢弃,并拍摄处理视频作为凭证。
而后,一纸禁令让这场行业震荡演变为公共安全事件。民航局于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规定自6月28日起,旅客禁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网友晒出的各地安检处扣留的不合格充电宝。图源:网络
新规实施后,社交平台上迅速流传出多张各地机场安检处整筐扣留不合格充电宝的照片。市场的反应同样迅速,多位华强北档口店主于6月29日向记者透露,通知发布后工厂连夜生产符合新规的充电宝,店铺已紧急完成换货。与此同时,众多充电宝品牌在电商平台的宣传重点,也纷纷转向突出“3C认证”“可上飞机”等核心安全卖点。
追问根源:低价“内卷”蚕食安全底线
这场波及甚广的风波,根源何在?深圳电池行业协会及多位受访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指向一个关键词:“行业内卷”。
“行业低价竞争倒逼成本压缩、供应商监管缺位,确实是导致此次充电宝风波的重要因素。”深圳电池行业协会方面在采访中分析称,激烈的价格战叠加2023年原材料涨价压力,迫使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在电芯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偷工减料,忽视了产品的安全底线。
同时,品牌方对供应商的监管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供应商的违规操作,最终导致问题电芯流入市场。
另一位充电宝行业人士进一步揭示了采购环节的困境,当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充电宝厂商在采购电芯时不断压低价格。电芯厂在亏损压力下,为保住订单,只能在用工、用料等环节极力压缩成本。
恶性竞争的“内卷”态势,不断挑战产品的安全底线。事实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年来的抽检数据早已亮起红灯。2020年至2023年,网售充电宝产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9.8%、25.0%、35.4%、44.4%。
正在华强北热卖的充电宝产品。
风波之后:安检新规成焦点,充电宝行业加速安全重构
进入7月,公众对充电宝的关注焦点已转向其能否通过航空安检。华强电子世界一家电子产品门店店员向记者透露,民航新规发布后,“充电宝能否带上飞机”已成为顾客进店的首要咨询问题。
几乎一夜之间,识别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型号、批次等安全性信息,成为消费者的必备技能。民航之外,高铁等交通工具的携带规定也引发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铁路安检仅要求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不查验3C认证或品牌。
这场风波的“余震”持续推动着企业、行业与消费者层面的改变。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受召回事件重创,安普瑞斯将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
企业方面,以安克创新为例。6月26日,其在宣布终止与安普瑞斯合作的同时,官宣已与全球锂电龙头宁德新能源(ATL)达成战略合作,将ATL作为核心电芯供应商,并首批采购4500万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芯。此外,安克创新承诺建立行业领先的电芯检测实验室,强化品控。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客观上加速了行业分层。供应链透明、自有产线完备的品牌销量或将逆势增长,新兴品牌及部分区域厂商若抓住机遇,也能趁机填补市场空白。
深圳电池行业协会在采访中强调,需多维度审视此次召回事件:“从全球市场来看,充电宝在出口欧美过程中,召回情况时有发生,但每次都倒逼行业关注质量问题。”
协会方面认为,此次事件发生后,行业竞争或将加剧。“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质量把控不到位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同时,企业也将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大在研发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投入。”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升级也已在进行中。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开征集移动电源1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包括《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据协会方面分析,该项标准对试验测试、关键原材料等内容都给出了严格要求,此标准未来将成为移动电源CCC认证管理的新依据,取代旧有标准,为市场监管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