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住深省政协委员李伟文建议,探索推行教育培训学分制度,建立起普职教之间的“立交桥”,推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广东先进制造业新发展格局。
据统计,到2020年底,广东技工院校146所,在校生55.8万人。其中,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有55所,技师学院在校生占比54.1%。
但李伟文调研发现,广东还面临高水平技工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中高端技能人才缺乏问题尤为严重:目前全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5.2%,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技能人才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具有国际通用职业技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比较少。如广深两市技能型人才缺口逾60万,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所占的需求比重达到7: 40:53,高技能人才需求比重大。
为此,李伟文建议,应着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他认为,应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互通互认机制。“要探索推行教育培训学分制度,按学历、技能等级等互算学分,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建立一座立交桥,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处于低层次、面向社会下层和被轻视的状态。”
同时,李伟文也提出,应创新技工院校专业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机制。推进全省技工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建立省级技工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启动建设省级示范性专业。引导技工院校根据当地产业布局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与企业、行业共同设立一些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和优势专业。
(原标题《住深省政协委员李伟文:实施教育培训学分制建普职教“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