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蓝皮书:开放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20-06-30 16:54
摘要

该蓝皮书还着重强调,进博会将会为上海的“五大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带来重要机遇,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6月30日,由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2》发布,并指出,保护主义绝不是历史的主流,开放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该蓝皮书总报告指出,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行为愈演愈烈,地区性冲突不断,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尽管如此,第三届进口博览会仍确定将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如期举办,且展览的规模、质量、结构较前两届都将有所提高,这彰显了我国继续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同时,这也向世界释放这样一个信号:小风浪阻止不了全球经济融合的步伐,保护主义绝不是历史的主流,开放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该蓝皮书指出,进博会给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和走向全球的机遇。从“中心-外围”理论来看,最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全球发展治理体系的最底层和最外围,这些国家大都发展严重滞后。而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连接最不发达国家的“供给”与中国的“需求”,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实现国家和商品多元化。

该蓝皮书建议,未来,进博会可探索线上线下共同发展,以多城市设分论坛的形式办展。目前,京东全球购、天猫全球购等跨境电商平台已与美国、欧盟和东南亚国家有进口合作,实体的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着力点,境内采购商可以在进博会现场直接咨询、体验甚至试用产品,从而更放心地下单采购。此外,进博会还可以考虑在线下充分展示的基础上,为国外出口企业和国内采购方搭建网上交易平台,通过云服务、云采购、云签约等方式,弥补疫情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全球机遇。

该蓝皮书还着重强调,进博会将会为上海的“五大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带来重要机遇,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接了进博会的三大效应。一是技术溢出效应。每届进博会拥有近百万规模的采购商,展示数以百计的首发产品和服务,上海可以通过模仿吸收这些展品中的先进技术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并促进新的适宜技术的产生;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上海企业通过对标进博会的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三是消费福利效应。进博会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可以较大规模引进世界一流产品和优质服务,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上海在家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供应能力,促进消费升级。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