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2017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这样诠释“透镜”

​读特记者 尹春芳
2017-08-04 17:57
摘要

艺术家通过自身对于“透镜”的理解,采用装置、影像、油画、公众互动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念,通过不同艺术家的视角,运用时下先进科技手段,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一个技术性观念下当代人的诸多生存状态和个体观念。

由游江、孙粹策划,顾丞峰担当学术主持的,深圳美术馆主办,深圳青年美术家协会协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提供支持的相聚热土系列展览之“透镜——2017中国当代艺术展”8月4日下午在深圳美术馆开幕。该展展出30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家用多样的艺术手段和语言介入当下屏幕生存的现实,展现了不同视角下的不同的经验和反思。

一直以来,深圳美术馆致力于推动深圳本土美术事业的发展,在“关注本土、关注当代”的学术定位下,近年来加大了推动本土美术发展的力度,举办了一系列本土艺术展览。从2009年开始,深圳美术馆每两年推出“相聚热土”系列展览,至今已举办过三届,所邀的本土青年艺术家来自于深圳各个领域,已展出80余位深圳本土青年艺术家近百件作品。参展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今艺坛所有艺术表现形式,从传统书画到现代水墨,从架上绘画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呈现出深圳艺术新锐活跃的一面。

作为深圳美术馆关注本土艺术的一个常设项目,第四届“相聚热土系列邀请展”,延续第三届主题展的方式,继续以“本土、创新、个性”为基本原则,邀请艺术家通过自身的经验,用艺术作品介入和表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用艺术化的语言传达出艺术家在城市中的体验和思考。

与以往不同的是,“透镜——2017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所邀参展的艺术家和团体部分突破了深圳本土的地域限制,除立足珠三角地区之外,还特邀了北京、武汉等地的艺术家围绕“透镜”主题进行创作。此次参加展览的有柏志威、车建全、董永康、E-M艺术小组、高少康、黑一烊、柯明、绿野、林山、刘明鉴、刘清华、李景湖、李启菁、任四四、商成祥、宋汉奇、田晓磊、吴达立、伍诗妮、万巧、薛扬、熊超、蕭博駿、杨光、杨鑫、杨振、朱黎、周知远、张瀚30位艺术家。

艺术家通过自身对于“透镜”的理解,采用装置、影像、油画、公众互动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念,通过不同艺术家的视角,运用时下先进科技手段,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一个技术性观念下当代人的诸多生存状态和个体观念。

商成祥《云途系列之九 》布面油画

林山《无人之境》

任四四、李启菁《脉象之都市篇》

杨振-《爱我请上线》

熊超《隔离的键盘》装置

策展人游江表示,此次展览以“透镜”为主题,意欲表达在被科技无限大介入的当下,我们的生活被急速地改变着,可以说,我们完全处于一个屏幕生存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和介入等很多方面是通过屏幕获取的,同时也通过屏幕去表述,并通过视觉媒介去呈现世界的面貌和个人的构念。一方面通过屏幕,我们延伸了对世界的理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屏幕的世界;另一方面,在技术性观视时代,我们一般的视觉知觉往往被透镜下的视觉图像所改变了,除了图像自身的重构,它还改变着我们的视觉思维。对媒介的过分依赖,往往折射出一个碎片、断裂、通俗、易懂,甚至不愿走出舒适区的一种价值观,这又是隐藏于屏幕外的一个深层世界。

据悉,该展将持续至8月22日。展览期间,将有系列公共推广活动同时进行。

编辑 王润天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