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公布 “制作中项目”(WIP) 22部入选电影计划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20-06-23 16:30
摘要

WIP单元旨在为进入制作阶段的电影计划提供平台,协助电影制作人寻找后期制作资金、销售代理、电影节展映等其他合作机会

6月23日,第十八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公布第四届“制作中项目”(WIP)单元的22项入选电影计划:10 项纪录长片及 12 项剧情长片计划,来自香港、中国、印度、越南、菲律宾及其他各地。

“制作中项目”(WIP) 单元将与HAF单元及第24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同期于8月26至28日线上举行。三个节目原定于三月举办,但鉴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系而延期。

更多有关预约与电影制作人网上洽谈及日程等内容将尽快公布。

WIP单元旨在为进入制作阶段的电影计划提供平台,协助电影制作人寻找后期制作资金、销售代理、电影节展映等其他合作机会。所有入围的WIP电影计划均为已经或即将完成拍摄或制作的项目。

以下为今年入围计划的介绍:

中国电影计划数目领先

四项中国剧情长片计划以新手法探讨当代中国议题。《老兽》(2017)新晋导演周子阳有感欲望和金钱挂勾的价值观终带来伤害,第二部长片《乌海》讲述一对家境悬殊的年轻夫妇因为金钱问题渐生矛盾,一场意外的风暴为事物带来新的觉醒。纪录片导演邱炯炯在首部剧情片《椒麻堂会》中书写自己的家庭史;藉艺人丘福跟阴差同途步向地府,一路回望对岸人间,重说上世纪初川剧名角的一生。

《汉南夏日》是韩帅的首部长片;意外目睹好友溺水而亡,能够视而不见吗?十三岁女孩陷入困局逃离小城,寻亲之旅原是一场告别,成长、自觉、面对自我一样突如其来。牛小雨首部长片《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关于回忆、亲密、感情和联系;奶奶记不得过去,家中却总教人唤起故人旧物,家庭与回忆密不可分,一切原是奶奶的一场梦。

凭首部电影《翠丝》(2018)获提名最佳新导演的李骏硕,新作《浊水漂流》注视露宿者的生活与生存;无处可去的他们,家当周而复始的被食环署职员清走,决定组织起来入禀索偿。

Prasun CHATTERJEE在印度、孟加拉国边境长大,首作《Two Friends (Dostojee)》讲述两个男孩的友情;一个来自印度教婆罗门特权阶级家庭,一个是穆斯林纺织工人的儿子,本来纯真的友谊亦因宗教冲突而面对分离。

菲律宾导演Adolfo ALIX Jr.从但丁《神曲》得到启发,根据自己曾访问职业杀手的经历,透过悬疑故事《The Double》探讨暴力与复仇的循环关系。

纪录片项目聚焦文化与社会

范俭的家庭纪录片《爱过》延续前作《活着》(2011),追踪在2008年汶川地震失去独生孩子的两个家庭;一个再生育,一个领养孩子,思考时间与心灵创伤,血缘和亲情的关系。张楠以《筑城纪》聚焦潘家口长城一支修缮队伍,呈现长城脚下佚名百姓的生活现状与个体记忆。

中国人忌讳死亡,认为把死亡挂在口边不吉利,而罗率的首部纪录片《走在生命边缘》却让人们看见善终服务义工的日常如何令他们反思生死。

越南赫蒙族传统有抢婚习俗,男孩若看上女孩,便会把她抢回家去,有的女孩早在十一、二岁便要嫁人;导演HA LE Diem的《Children in the Mist》在越北山区的浓雾中,聚焦一个赫蒙族少女的成长,也是述说自己的民族故事。泰国导演Waraluck HIRANSRETTAWAT以自身家庭经历出发,在纪录片《Kith and Kin》中以黑色幽默手法呈现阶级主义浓重的民族意识;透过家族福建祖坟搬迁令一个中泰家庭崩分离析的经历,侧写泰国军政府2016年新宪法公投引发的政治动荡。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