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
6月19、20日,在东莞市塘厦镇社会事务局的指导下,该镇石潭埔社区综合服务站、大坪、莲湖、石鼓、莆心湖社区社工中心运用“三社联动”理念,以社区美食协会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动员志愿者在各社区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给社区高龄长者、独居长者、低保户困难家庭、残疾人等185户兜底群体送粽子,表达节日的祝福。
制作750个粽子、42盒龙船饭
6月19日,塘厦镇石潭埔、石鼓、大坪社区的社工们分别组织社区美食协会、居民一同参与包粽子、煮龙船饭活动。
现场,能手阿姨们围坐在一起,一同卷粽叶、做漏斗状、填充糯米、绑粽子,阿姨们手法娴熟、不相上下。不一会儿,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成型,桌上的粽子逐渐堆积起来。本次活动累计制作了750个粽子、42盒龙船饭。
在石潭埔社区,玉英婆婆和其他阿姨一起为包粽子忙活着。石潭埔社区综合服务站成立以来,端午节都会组织包粽子并派发给社区的老人,玉英婆婆便是走访的对象之一,端午节能收到爱心粽子,成了玉英婆婆每年的期待。今年,得知社区在筹备端午节活动,玉英婆婆和女儿主动联系社工中心,捐赠1000元用于此次活动。从资源的享受者变为服务的提供者,玉英婆婆的转变正为塘厦实施 “三社联动”模式写下生动注脚。
在本次包粽子活动,社区同社会组织、社工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资源共享和互补。社工让居民在享受“贴心暖心”的服务中提升思想、转变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助推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传统节日注入更多关注和关爱新内涵
粽子是端午节的“特有食品”,当下也成为社区的爱心载体之一。在社工的带领下,社区党员志愿者、“小大夫”学员们穿梭在塘厦的大街小巷,将满载情谊的粽子送到了社区高龄长者、独居长者、低保户困难家庭、残疾人等185户兜底群体手中,表达节日的祝福。
这是塘厦社区社工中心在塘厦“社工宣传周”期间,围绕活动主题“专业社工 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开展的活动之一,共组织了32名志愿者、8名“小大夫”学员参与走访。志愿者和“小大夫们”来到辖区老人家中,为老人测量血压,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小大夫,老人们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看到奶奶们的笑容,我知道她们生活得很开心,以后我也要尊敬老人,让他们过得幸福。”石潭埔社区小大夫学员李佳哲分享道。
近年来,塘厦镇各社区社工围绕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构建起少年儿童服务项目“遍地开花”的局面:“百名小大夫成长计划” 帮助具有医生梦想的青少年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石潭埔“青鸟计划”利用暑期激发少年儿童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社区主人翁意识……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不但让塘厦少年儿童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进一步增强了塘厦居民对儿童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大众对儿童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