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新失业率升至5.9%,为逾15年新高,总劳动及就业人口更创下有纪录以来最大,对此,无人会太过意外;同样,相信亦无人反对的是,若然香港无法击退两大敌人——疫情与黑暴,就业市场的复苏肯定无从谈起,这两者无疑是阻碍香港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罪魁祸首。
近期香港疫情诚有纾缓迹象,故亦提供了条件让港府昨日放宽限聚令,好使食肆、酒吧,以及卡拉OK、健身中心、游戏机中心等接纳更多顾客,由运作到生意都可逐步复常;然而,这不代表规限措施要完全松懈,毕竟风险降低并不等于风险全无,目前要谈完全撤销限聚令还是言之尚早。美国、北京、以及好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近疫情便明显反弹,正警醒香港不能一松到底;放宽步伐必须步步为营,欲速反而不达,一旦疫情因此失控,复工复市的进程难免须开倒车。始终,潜伏社区的无症状隐形患者不排除仍会播毒,情况就似早前荃湾、沙田的源头不明感染群组。限聚令目前尚有存在必要,理由正为确保相关零星个案不会扩至社区爆发。若然无限制地容许大型群众聚集,则病毒便有可能广泛传播开去,包括传到不同家庭、课室、以及工作环境,后果恐怕一发不可收拾,要逐一切断传播链必甚困难。经济社会必须复常,但复常工作必须小心翼翼,这才是对市民健康、对打工仔生计的最稳妥、最负责任做法。可惜的是,于今高度政治化环境里,总有人以政治视角看待一切,甚而高举政治可以凌驾一切,连公共卫生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可牺牲,竟指限聚令旨在“打压游行示威”云云,真是无稽之谈。
在香港,要确保经济社会复常,还须防范另一个更具破坏力的敌人,就是黑暴重临。须厘清,基本法赋予港人游行示威自由,但大前提是依法安全进行,既不能沦为公共卫生漏洞,也不能容许暴徒肆虐;涉港国安立法,不单可保障香港安全稳定,同时亦令港更有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单计去年下半年,修例风波引起的暴动已令香港GDP扭升为跌,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别倒退2.8%和3%,到今年初疫情袭来,更令首季GDP深度衰退了8.9%;不问可知,如果又再爆发大规模动乱,后果不堪设想,更莫说疫情随示威人群大规模扩散,令香港经济就业承受疫暴双重打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便强调,国安法目的是为香港社会谋求稳定,立法合情合理合法合宪。遗憾的是,有人却一直将其妖魔化、污名化,批评这是害港而非利港、损害香港法治及“一国两制”。更可恨的是,有人还藉此策动新一轮罢工罢市等,想要继续“揽炒”,令香港愈乱、经济愈差、失业愈高,其恶意思维与做法正是与民为敌。
香港须走出疫情、走出黑暴的威胁,经济社会才可真正复常,就业市场才可重现起色。港府已不断加强优化防疫抗疫基金,惟保就业措施只能治标,治本还在于疫情消退;促安定回正轨亦然,一日未能订立和落实国安法,堵住国安缺口漏洞,香港就难保长治久安。不必讳言,香港经济社会已难以承受进一步的疫暴威胁。防疫防暴,加速经济社会復常,是必由之路。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