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书记今年首次外出考察,为何选择这里?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0-06-15 16:57
摘要

6月10日,经历近十年最强龙舟水后,深圳迎来久违的晴天。

当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率广东省考察团开启四川、广西扶贫之行,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随团考察;与此同时,由市委副书记郑轲率领的深圳市考察团在广西百色、河池两市,就扶贫协作展开交流对接。

年度关键词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中国今年的关键词。

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上个月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总书记给广西环江县群众回信,对毛南族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环江县,正是由深圳福田区对口帮扶的。

向全面脱贫“总攻”

“今年满打满算就剩6个月时间,如果按9月份全部达到验收条件算,剩下还不到3个月”。在桂学习考察期间,王伟中主持召开了深圳对口广西百色市、河池市扶贫干部座谈会,鼓励大家越是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人们注意到,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主政者首次率团到外省市学习考察。选择到广西,到扶贫协作一线,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向全面脱贫发起“总攻”。

梳理公开报道,我们也看到,王伟中来深圳工作的三年两个月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30余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书记专题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五次到广西调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脉出招”。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四年前,深圳开始在粤桂扶贫协作中起牵头作用,重点对口帮扶百色、河池两个地级市。到目前为止,深圳已投入资金超过44.6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超过1000个,成效显著,并闯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扶贫协作之路。

比如,全链条发展扶贫产业的“都安模式”、抓电商促消费带扶贫的“田阳模式”、扶贫兴边富民的“靖西模式”等。三年多来,百色、河池共有超过83万人摆脱贫困。不过,两市仍有6个县、326个贫困村、93084人尚未脱贫。

胜败在此一举

时间紧,任务重。东西部扶贫协作本来就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疫情这道“加试题”更是将原有工作节奏打乱,部分项目延迟开工、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面对这种情况,深圳选择主动出击,进行再强化、再加力。

今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助力百色、河池市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案,明确市委书记、市长对全市帮扶工作负总责,9位市领导挂点百色、河池17个县,每个县都有一个督战小组,形成一个系统的督战方案。

十万大山深处,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才能扶真贫、真脱贫。“产业合作方面仍有个别指标滞后,这些都必须全面完成,没有任何价钱可讲”,王伟中直面问题,强调要“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以硬干部硬作风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志在必得的信心

打硬仗,要有特别之为。

科技是深圳的优势。通过开发建设“粤桂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深圳帮扶力量把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实行前后方信息互通、倒逼任务落实,并实现预警分析,有效防止返贫情况。

隆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也是全国52个未脱贫县之一。面对部分人员外出就业受阻的情况,深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劳务工建档立卡,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让回流三百多贫困劳动力重新上岗就业。

市场化程度高,是深圳另一个突出特点。坚持市场导向,才是“造血”的长久之策。深圳农产品对外依赖度达到90%以上,恰好广西的农产品非常丰富,这就成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上个月,深圳茂雄集团到百色考察,一眼就相中了田东县这个地方,准备投资2个多亿兴建农产品基地。各方主动对接百色、河池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通过打造“总部经济+生产基地”,强力推动园区合作。

扶贫攻坚不是党政部门的“独角戏”。包括中国平安、腾讯等多家深圳企业与广西挂牌村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疫情之下,深圳各方社会力量对脱贫攻坚不舍不弃,万科、迈瑞等企业今年已向百色、河池捐赠款项达到4.86亿元,比去年还增加了1.58亿元。

这是一场接力赛

想要消灭绝对贫困,深圳手里除了科技牌、资源牌之外,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一批批走向对口帮扶一线的党政干部、医护人员、教师和社工。

“总书记强调,要尽锐出战。你们就是深圳的‘锐’,广东的‘锐’”,王伟中形容这是一场“接力赛”,大家要冲刺撞线,锁定胜局。截至5月末,深圳有44名挂职干部、547名专业技术人员奋战在广西一线。

扶贫不图名、实干见真情。从帕米尔高原到雪域江南,从云贵高原到革命老区,从粤东汕尾到粤北河源,正是这支带着“特区作风”的队伍负重前行,不辱使命,才让小康之花处处盛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更长远的角度,乡村振兴接续衔接,接力棒仍将由这支力量传承下去。

把帮扶的事当自家的事

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深圳经济特区交出优异答卷的应有之义。

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特别提到“共富论”,也就是要通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回头看,深圳完成了从边陲农业县到现代化大都市,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蝶变,也一直倾尽全力、携手受援地共奔富裕路。

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过300亿元,让16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既是党中央的郑重承诺,也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圳经济特区是在全国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王伟中反复提到,“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是深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编辑 柳春晓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