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药品平均降幅56%!国家第五批“集采”药品在深圳落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马坤鹏
2021-10-11 19:59
摘要

据统计测算,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在深圳市首年约定采购量为2527万片(粒/袋/支),约定采购量金额约6023万元,按平均降幅56%测算,每年节约药品采购费用达1.37亿元

药费又降了!11日,记者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获悉,10月9日,第五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正式落地深圳。据统计测算,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在我市首年约定采购量为2527万片(粒/袋/支),约定采购量金额约6023万元,按平均降幅56%测算,每年节约药品采购费用达1.37亿元。

据悉,第五批国家集采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模最大的一次,深圳落实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合计61个通用名、93个品规,覆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大大提高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不仅涉及品种数量最多、采购金额最高、注射剂品种占比最高,而且外资中选企业数量也是历次国家药品集采最高的一次。

据统计,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平均降幅为56%,最高降幅超98%。这意味着中选药品平均"打五折"。以抗肿瘤药物"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0.2g*5瓶/盒)为例,从原来的755元降至40元,降幅94.7%;以抗生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10瓶/盒)为例,从原来的431元降至26.6元,降幅93.83%;以抗肿瘤药荷兰的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100mg)为例,此次降价后,每支针剂费用从6000元/支降到786元/支,按最长8个周期计算可节省患者费用约16万元。

自10月9日零时起,深圳正式执行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机构范围包括本市辖区范围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军队医疗机构,以及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中选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按广东省相关规定执行,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参保人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非中选药品时,支付标准以内部分按我市医保政策相关规定支付,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参保人自付。

为提升医疗机构落实国家集采的积极性,确保改革可持续开展,我市建立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以合理用药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同时继续实行医保基金预付,保证定点医疗机构有充裕资金与企业及时结算药品货款;保持现有各项医保协议偿付标准不降低,医疗机构仍可在原标准下实现结余留用,激发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同时将中选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压实医疗机构责任。

第五批国家集采继续坚持以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作为入围的质量标准,在保障同等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真正做到降价不降质。同时进一步完善采购规则,明确中选企业保障供应的责任,引入确定备选企业的条款,同时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以确保中选产品的供应保障。

(原标题《61个药品平均降幅56%,国家第五批"集采"药品在深落地》)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马坤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