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以下简称“未保”)是福田区近年来创新亮点工作之一。自去年创全国之先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立未保协调小组,构建党委领导下的未保创新机制以来,今年又于全国率先推出以构建全方位未保法治体系为目标的《中共福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体系 全面建设未成年人平安城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党的领导、前端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权益保护、精准帮教、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八大层面,推出36条具体措施,探索“法治未保”“联合未保”“智慧未保”新思路,为全国未保机制革新再添“福田样本”。
福田区克服以往未保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运动式开展,围绕未成年被害人、被告人、罪错未成年人等不同对象,预防、干预、救助、帮教等不同保护情形,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工作阶段,全面规划未保整体工作推进。
破解“九龙治水、各管一方”导致的合力不足和成效缺损等痛点堵点,立足各部门法定职责,通过设计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和常态化的协调监督机制,促进各部门打通工作障碍,加强协同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工作有效衔接,共同提升未保成效,打造福田区良好的未保生态。
着眼福田区未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实际需求,积极吸收修订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最新立法研究成果,推动探索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如建设高标准的福田区未保服务中心;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健全一站式办案机制,推进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等强制性制度;针对监护侵害、监护人履职不到位等情形,提出建立亲职教育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和监护衔接制度;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帮教需要,提出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落实社会观护制度等,切实做实未保“最后一公里”。
编辑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