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A股行情已经收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86%和3.46%,上证50的涨幅更是高达11.5%,走出漂亮慢牛;相比之下,创业板指数大跌7.34%,显示出市场调整并未结束。在这个"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市场中,严重分化的行情让股民们很揪心。
白马股独领风骚
"今年上半年,炒股方向还是集中在一带一路、雄安概念、人工智能等题材股,但市场情况不好只能勉强保住本金。虽然白马股很强势不过没能提前配置,只是在6月份才配置了一些贵州茅台。"在深圳一国企上班的股民小庄向记者描述了他最近的投资经历。
今年的市场风格明显倒向价值投资一侧,在牛市过后的修整期,有限的资金追逐"确定性"的意愿不断加强。如果能够年初就骑上大白马,今年一定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一年。
A股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今年的表现最为亮眼,截至上周五收盘,其年内涨幅已经达到108.75%,以2980.9亿元的总市值成功登顶成为"深市一哥"。尽管市值不断扩大,资金买买买的意愿依然没有消退的迹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30亿海外资金北上买入海康威视,在今年一季度末时,国内也有多达121只基金将其纳入前十大重仓股名单。
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消费类白马股今年表现同样突出,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如今市值已经突破6000亿元,五粮液、泸州老窖年内涨幅均超过50%;家电类的海信科龙、格力集团、美的集团均有不俗表现。分行业看,白马股聚集的白色家电和食品饮料,今年内的涨幅分别达到29.84%和18.01%,领跑其他行业板块。
去泡沫惊心动魄
尽管白马股表现亮眼,但其依然改变不了市场交投低迷的事实。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4365.6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存量资金有限,拥有巨量流通盘的白马股分流了市场大部分资金,中小创只能"黯然神伤"。
"漂亮50"与"要命3000"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一位证券分析师对记者指出,今年市场很难简单定义为牛市抑或是熊市,主要决定于投资者的配置方向。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市场更加偏向于熊市,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过去四五年繁荣的上市公司不少面临着很大风险。
个股的表现充分反映出市场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去泡沫。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在两市3298只股票当中,今年来下跌的股票达到2242只,占比近68%;跌幅超过20%的股票达1003只,占比达30%。业绩差高风险的ST股今年受伤最为惨重,A股1元增至4只,分别是*ST海润、新都退、*ST锐电和ST新亿。
在一行三会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证监会加快IPO发审速度,违法违规的投机炒作也成为打击重点,从点名温州帮到处罚牛散大佬,监管层为恶意炒作敲响警钟。股价高高在上的次新股板块就出现明显调整,部分股票波动剧烈,特别是进入5月中下旬,次新股频现"闪崩",如东凌国际、洪汇新材、亚泰国际等。
把握业绩高成长
从监管层动向来看,企业基本面是评判上市公司质量的核心。据德勤对A股IPO的研究,证监会严把质量关,今年上半年IPO否决率高达12.7%,相比去年全年的2.21%大幅提高。"我们了解到,除了重点把关业绩之外,运作不规范也成为今年审核重点,监管部门对企业财务规范、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德勤A股资本市场华南区合伙人李渭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市场人士指出,无论是从源头提高企业质量,还是二级市场收紧监管,政策面都发出了引导资金关注基本面的信号。
随着A股下半年行情的开启,券商对未来的白马股行情依然看多,市场风格的趋势性反转很难一蹴而就。市场机构多表示,震荡格局依然是行情的主要特征,投资者选股时还是应聚焦基本面向好,业绩高成长的标的。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即将拉开帷幕,资金有望将一步向有业绩支撑、真正有成长的公司集中。长江证券就提出,从过去五年的情况来看,业绩高增长的公司月度超额收益往往出现在8月份,7月份也会有稳定的相对收益。因此在当前时间点,投资者应该着手开始对中报有高增长预期公司的布局,预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中报高增长行业与公司均将有稳定的超额收益。
"随着投资环境转暖,市场结构有望回到"三七",从一线蓝筹价值向二线价值成长扩散,这些二线价值成长集中于市值100-500亿元公司,占所有A股数量的29%。"海通证券认为。
见习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