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世界环境日,罗湖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读特记者 张宇婷
2020-06-05 18:09
摘要

6月5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六·五”世界环境日暨“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活动在黄贝岭社区开展,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6月5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六·五”世界环境日暨“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活动在黄贝岭社区开展,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活动通过环保知识科普,赠送环保纪念品等形式,向辖区居民传递生态、绿色生活理念,呼吁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爱护生态环境。也鼓舞着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据悉,深圳是全国首批建设“无废城市”的10个试点之一,也是唯一大型城市试点。罗湖率先开展“无废城市”社区试点,科学筛选出清水河、渔邨和黄贝岭3个试点社区,打造深圳“无废城市”细胞工程。三个社区已将着眼建立辖区社康医疗行业、餐饮行业、汽修行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高效管理指标体系,推动解决社康中心医疗废物、餐饮企业餐厨垃圾、汽修企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努力打造形成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经得起考验的“无废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模式。

除了无废城市的探索,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上,罗湖一直以“天蓝、水清、森林环绕”为目标前行。据悉,根据官方公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罗湖区PM2.5年均浓度为22.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GDP超过2000亿元的市辖区(不含港澳台)中污染浓度最低。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空气质量连续7年排名全国重点城市前十位,其中,罗湖2019年的均值为22.6微克/立方米,不仅达到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更是首次达到欧盟标准(25微克/立方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2018年至2020年4月,罗湖区累计检测机动车50618辆次;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执法检测,2018年至2020年4月累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155台次。对不符合排放标注的车辆要求落实整改,引导使用纯电动环卫车,推动传统泥头车更换为纯电动泥头车。

作为全市最早开发城区,罗湖至今仍保留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格局,全区面积78.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仅30多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超过50%,森林覆盖率达51.86%。据他介绍,森林、湿地、湖库和野生动植物共同构成罗湖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一横一纵两条生态轴线,构成山水城交融生态之区。在公园、绿道建设上,截至2019年,罗湖区共有公园129个,公园绿地面积1712.1公顷,城镇人口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约为16.8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和城镇人口公园绿地面积都位于全市前列。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局长唐湘良表示,今年罗湖围绕“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部署,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全面推进辖区涉水面源污染整治,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今年罗湖围绕“水污染治理成效巩固管理提升年”部署,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全面推进辖区涉水面源污染整治,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通过持续排查,今年6月底前形成面源整治问题清单,7月起,通过开展罗湖区涉水面源污染长效治理,推动治水从“治污”向“提质”迈进,努力实现“碧水长流、鱼翔浅底、飞鸟云集”成为罗湖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张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