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天凉雅味……
谁最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1-10-08 08:08

寒露。夜寒,风起。露初冷,南北俱秋。月上旬,过朔日,上峨眉。风渐寒,水方老。白露些微,寒鸦栖树。可怜九月初三夜,明日,寒露。

寒露。处处皆是宾客,世间尽是旅人。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秋而更秋,寒而更寒,露将成霜。寒露时节,尘嚣不再,时空亦默。

秋时,鸿雁渐次南飞,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宾主有别,好似人间有序。

寒露过后,气候寒冷,陆上雀鸟鲜见,海边贝类则多,古人认为是雀鸟入大水化身为蛤,犹如夏日腐草为萤。

萧肃深秋,万物变得冷落凄凄,而菊花却得闹热纷纷。好似秋无意地路过人间,留下一地金黄旧事。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天高梧落黄。

昼暖夜来凉。


寒寒树栖鸦。


露露水中花。

浅井泛皎月。

静秋知天涯。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时节,昼暖夜凉,露水寒冷,将为霜,已是明显深秋之色。草木萧索,梧叶飘黄,多少归家人也重整行装,重做远行人。

冷月挂长夜,星子照人间。旅人匆匆,从一座城奔赴另一座城,在这清冷冷的寒露时节。关山难越,霜冷南北,人世匆匆,总是难免分和聚散。幸还有前路可做远行,也幸还有故乡可做归程。

白居易所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不假。过此日,秋深露重,人也渐离喧闹,变得清透,仿若随风化露成霜。或许,愈是孤独寂寥,愈是明心见性,愈是照见己身。

如文征明所说,“百年清静山中债,半日浮生竹院闲。”不妨寻一僻静所,做书斋,亦做心斋。静坐半日,可调素琴,阅金经,看天光流转,看秋色攀爬,听门外花又开出墙外,感知秋风穿山过岭染尽一山叶。这秋,半是冷秋,半是静秋,无言却尽是禅意。

秋蝉慢慢噤声,秋禅却余味隽永。秋,是随处可见禅意的。深山古寺,苔痕重重;江上渔火,孤舟难眠。一盏茶,一杯酒,一扇半掩黄昏的门,一个渐渐寒凉的夜。灯火等归人,钟声送故人。古木幽幽,年轮沉默,不过是时光走过。

寒露时节,风尘里相见,一期又一会。

渐渐秋,渐渐雅。秋日里,温度也风雅,人事也风雅。恰如词人的那句风流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若是一个人走入黄昏暮色里,好似是拥有了一个温柔又雅致的世界。远处飘来的栗子暖香气、红薯馨甜味,还有浮动在空气里的桂花香。

秋风则是一袭薄纱衣,笼住皮肤笼住眼眸。人在夜色里游走,星河宇宙都随风入怀来。眼耳鼻舌身,都在温柔地拥抱着秋。这寒露之秋,何其雅致,何其诗意。

风清露冷,梧桐叶落,兰花始白,残荷倾倒,沙鹤独立,人伫空庭,披青霜,饮风露,望云收雨断,叹天长地远。

寒露是一个冷暖变换的时节,草木渐黄,白日短短,长夜漫漫,朝起见露。人亦容易生出许多哀愁来,对于时间,对于生命,对于自身。光阴倏忽而过,你我皆不过沧海蜉蝣,如一江之苇,如一叶之露,且自珍惜。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萧萧秋风,朗朗秋日,亦可满心欢喜。犹如曹孟德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深秋之日,当登高望远,当意兴勃发,看千里江山,看秋色如画。万顷波光,红叶漫山,白棉缀满,新麦青青,山楂满枝,菊花满地,芦花飘飞。秋日,更胜春朝。

农历九月,是为菊月,恰是菊花满盛之时。且近重阳日,古来便有登高、赏菊、簪菊、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民间也历来有食花糕之俗,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寓之“步步高升”。风轻飏,人相和。花、酒、人,在天地辞青之时,恰自风流。

水风轻,芦花老;晚风入暮,愁衣单。寒露微凉,这时节更需注意调理,实时添衣,珍重身体。

寒露时节,食物宜滋阴润肺,少辛增酸,可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等柔润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多食鸡、鸭、牛肉、鱼肉、大枣、山药等增强体质的食物,少食辛辣物,亦可适当多食甜润之物,如梨、柿、荸荠等。


(原标题《寒露。》)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